原材料成本连升 乐视电视也屏不牢了
“双十一”的热潮才刚退去。作为全网销售的主要贡献品类之一,家电销售再创新高。不过,近日各地接连爆出一些家电企业对渠道经销商发出调价通知。昨天,乐视也再次宣布对部分电视涨价100—300元。记者从杭州市家电行业协会获悉,受钢铁、铜材、面板、塑料等家电生产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等因素影响,家电涨价潮已不可抑止。成本递增或引发家电业新一轮洗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专业化规模化趋势集中。
销售火爆难掩涨势 电视销售均价抬升
今年“双十一”网购狂欢再创新高,家电销售仍然充当了主力大户的角色。根据星图数据监测的11月11日当天全网成交数据,“双十一”全网家电销售额高达361.2亿元,占全网销售总额的20.4%。其中大家电销售额为270.2亿元,占比74.8%,生活电器销售额为57.4亿元,占比15.9%,厨房电器销售额为33.6亿元,占比9.3%。
如果单从数据的份额看,家电这种新零售业态值得乐观地看待,不过细看之下,过往商业平台常见的“赔本赚吆喝”的惊爆价却少了许多。而从今年“十一”以来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在分渠道销量占比中,家电销售传统线下渠道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占比达到了66%。这也意味着,目前仍有超过六成的消费者选择线下渠道购买电视、冰箱等大件家电。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于“五一”促销季,今年“十一”以来,很多尺寸的液晶电视竟然出现了涨价的情况。据奥维云网大数据分析,32英寸电视销售均价为1250元,相比“五一”,价格上涨15.8%,65英寸电视销售均价为10533元,上涨7.5%。
最有代表性的是乐视电视。昨天,乐视发布超级电视部分机型涨价公告,称受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影响,自25日起对40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部分机型每台价格上调100元,65英寸部分机型每台价格上调300元。而在今年9月份,乐视已对第4代乐视超级电视部分机型上调价格100元-200元。
家电将有5%—15%的上涨 市场利润份额更趋集中
“今年包括钢铁、玻璃、塑料等家电生产原材料价格都接连上涨,加上物流运输成本也在增加,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压力明显增大。”杭州家电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本轮涨价由于涉及多个大宗商品,对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小家电都带来影响。
以普通液晶电视为例,面板成本占电视总体成本的70%-80%,因此,面板的价格对电视的整体影响十分明显。而从2016年初,国际市场电视面板价格就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乐视也在公告中称,由于上游供应链面板供应不足,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单台电视已超出乐视生态补贴能力,故决定再次上调部分机型的价格。
由于产品特性,钢铁、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于家用电器影响极大,尤其是钢材价格今年最高日涨幅达300元/吨,累计涨幅已在200%以上。家电产品制造常用的铜、铝、塑胶等原材料价格也都全线上涨。生产白家电外壳的主要原料ABS塑料,也已持续一个多月暴涨。仅10月以来,每吨就已上涨1700元至1800元。业内人士分析,综合这些因素,最终将导致成品有5%-15%的价格上涨,目前不少企业已进入新年订货季,涨价将在明年新产品中得到体现。
而从市场走势看,家电行业已摆脱去年的深幅调整,股市白色家电板块今年以来稳步走高,创出历史新高已近在眼前。家用电器行业近期排名稳居前三。家电板块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22%;白色家电与小家电赢利能力突出;行业利润进一步向行业前几位的寡头企业集中。以杭产厨房家电的代表企业老板电器为例,2016年三季报每股收益0.96元,净利润7.0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3.67%,业绩高居厨电龙头地位。
冰箱进深改动5厘米的学问 产品升级抓住改善型消费
如此形势下,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业内人士预测,此次家电逆市涨价将开启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一些附加值低、没有核心技术、抗风险能力差的生产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杭产家电华日冰箱在萧山举办隆重的新年新品订货会。新推出五大系列20多款新产品,受到经销商的热捧。大对开门、十字对开、法式对开、宽体多门多功能冰箱等,成为其中的主流。“目前华日冰箱70%以上是中高端的智能化新产品,包括风冷无霜、节能变频,甚至还有手机远程控制功能。”华日副总孙敏华表示,冰箱的原材料涨价了,但行业的优秀产能更显得集中了。这从省内的一些小型杂牌冰箱厂难以为继就可见端倪。
记者注意到几个细节,针对改善型消费,华日冰箱将一款大容量冰箱原来69厘米的进深,改成新款的64厘米,一款原宽91厘米的产品改到了80厘米,这样在保证冰箱总体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更加适合已装修用户的摆放位置。
原来,华日在前期的市场销售反馈中得知,目前消费者对冰箱的更新换代特别是更大容量冰箱的潜在需求很大,但是鉴于原有装修所留机位的空间有限,使得更换大冰箱显得捉襟见肘。这次新产品的推出,进深或面宽稍微改动了几个厘米,换来的将是更多的改善型消费型群体。
最近,国务院就如何改进提振实体零售业专发了指导性文件,推动从经销商品向引导生产和创新生活方式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由分散独立的竞争主体向联合协同新生态转变。家电制造业如何与销售紧密结合、吻合未来市场和消费趋势,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