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计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解读,规定不再为包含茶叶在内的植物性食品设置稀土限量标准,此标准将于今年9月17日正式施行。
从1991年原国家卫生部出台《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卫生标准》(GB13107-1991),到2017年4月稀土标准的取消,此标准共实施了26年。
稀土元素共有17种,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能源、轻工、农业等领域。
一般情况下,茶鲜叶成熟度越高,内含稀土含量越高,制成干茶稀土总量就高。因此,由成熟度较高的茶叶原料加工而成的茶类,如乌龙茶、黑茶、紧压茶等,其稀土总量相对较高,稀土超标率也较高。
检验检疫相关部门透露,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都未对任何稀土元素予以评价。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没有相关标准。但是,此标准在我国颁布后,被外国用来作为禁止中国茶叶出口的依据,阻碍了我国茶业贸易发展。
新国标取消稀土限量指标,意味着消除了茶叶的外销壁垒,乌龙茶、普洱茶以及一部分黑茶,将直接因此受益,大大增强茶农、茶从业者的市场信心,助力茶企的发展。
茶叶是杭州的传统出口产品,也是杭州对外贸易的名片。杭州检验检疫局建议辖区茶企,不妨趁此机遇,打开杭州茶叶出口新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