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2017年杭州市二季度专项监督抽查的钓鱼竿产品监督抽查任务,对杭州5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钓鱼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5批次钓鱼竿产品均符合评价要求,但在标签、标志、使用长度、竿节配合质量项目的检测过程中,仍然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现象。
据了解, “标签、标志”项目要求生产企业在产品以及包装上标注企业名称、地址、采用标准号、产品标记、名称、种类、型号等,碳纤维的钓鱼竿还需要标注防导电警示标志和复合材料成分含量的标识。此次检查发现,部分企业产品未标注复合材料成分含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行业标准掌握程度不够。本次检查中还发现,使用长度项目不符要求,主要体现在钓鱼竿的实际长度小于标准要求值,没有达到产品宣称的使用性能。此外,竿节配合质量项目也不符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支相同型号的产品竿节长度不同,企业主要应该控制竿节配合时,相互重复部分的长度。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钓鱼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及健身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渔具行业应运而生。中国既是渔具使用大国,目前也是世界渔具生产大国,更是渔具出口大国。据最新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钓具行业(只包括钓鱼竿、渔线轮、钓鱼钩和抄网其他)出口总额达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14%。较为著名的有山东威海和浙江慈溪两大钓具生产基地。
而在杭州,钓鱼竿企业相对较少,由于鱼竿渔具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技术门槛较低,大部分企业选择人工相对较为低廉的省外建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