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产品和服务,给老用户的价格居然更高。最近,有消费者吐槽一些互联网商家“杀熟”现象引发关注。而“杀熟”现象曝光一段时间后,一些平台已经悄悄修改了差异化定价。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的“杀熟”套路颇深。
——新老用户差别定价。在酒店预订平台Agoda上,记者尝试使用一个两年前注册的账号和一个测试日刚注册的账号,同时在两台手机上进行测试。以3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入住一晚为例,检索结果下第一个结果——某度假酒店老账户显示456元,新账户显示448元。
——花钱办“金卡”,价格却更高。在华住酒店集团旗下的华住会APP端,记者使用一金卡账户预订该集团旗下在杭州的漫心酒店,价格显示为369元。而在第三方平台艺龙网,记者以普通会员账户查询到的价格却是335元。这意味着,号称“能享受最低折扣价”的金卡会员价,居然比第三方平台高了34元。
——隐藏老客户的优惠券。杭州的胡先生经常乘飞机往返杭州和深圳两地,一直使用“去哪儿”APP购买机票。最近,胡先生偶然在机票订单确认页中发现,“航意险”和“延误险”两项被默认勾选上了。“一般情况下,我觉得选就选了,没特别在意。但有一天,当我把勾选取消了,系统提示我放弃了两张价值8元的折扣券。等我重新把这两项保险勾选上后,订单总价竟然比之前便宜了8元。也就是说,平台通过默认勾选隐藏了老客户应该享有的优惠。”
有业内人士分析,“杀熟”的本质就是商家通过大数据摸清客户消费习惯后,掌握了客户能承受的最高心理价格,尽可能地攫取更高利润。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