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滴滴平台整改升级了:顺风车深夜局部时段只允许同性别人员合乘。同时,还将于本月上线测试全程录音功能、护航模式和安全共建卡功能。
这事还得从“空姐乘顺风车遇害事件”说起。空姐乘顺风车遇害后,滴滴顺风车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又是致歉,又是悬赏,又是内部整改。不过,细心的网友发现,滴滴顺风车已于5月19日悄然回归了,只不过晚上10点到凌晨6点不允许接单,而现在则升级为“深夜局部时段只允许同性别人员合乘”。
这种整改的理由是出于乘客安全考虑,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笔者看来,这是好心办坏事,“深夜匹配同性乘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损招”。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多久,这个“损招”是会被取消的。
首先,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滴滴顺风车的驾驶员大部分为男性,女性驾驶员相对较少。当然,这是笔者的推断,相信滴滴顺风车的后 台大数据,也能证实这一推断。那么,如果按照新规合乘,显然是对女性用户的不公,直接过滤掉了50%的用户,出行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其次,滴滴平台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边界。滴滴平台是一家企业,企业当然要对自己的用户负责,怎么负责?当然就是要把好驾驶员的审核关,比如,人员信息、证件审核、车辆信息等,都要十分严格,劣迹斑斑的人混进来了,发生极端事件,你就难辞其咎。话说回来,个别极端事件地铁上可能发生,出租车上也可能发生,你把好了入门关,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打击犯罪,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户会用脚投票的。
最后,科技改变生活,技术是无罪的。企业的终极目标是盈利,现在,滴滴即将上线多种新技术:全程录音功能,录音将直接加密上传服务器,72小时后自动删除,这是方便司乘双方发生纠纷时取证判责;滴滴开启护航模式后,乘客可自动分享轨迹给紧急联系人,平台实时关注行程轨迹并在异常时介入;安全共建卡功能则可展示车主和乘客上传的真实照片和车辆等信息……这些都是滴滴平台在不断迭代自己的产品,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保障,这恰恰是滴滴“让城市出行更便捷”的初心。
笔者想说的是,滴滴你这样霸道地实施“夜间司乘性别匹配”,是自乱阵脚,也黄了生意,这就大可不必了,只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赚钱,就不要心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