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南航,近期的新闻热度持续飙高。继前不久宣布退出全球航空三大联盟之一的天合联盟后,11月27日再抛出一个“大瓜”,称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100%座位预选服务”。 据南航公告显示,旅客选座操作通过南航的线上服务渠道(官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完成,乘客在购买南航客票后,即可提前在线选择座位,先到先得,若未提前选座,在起飞前4小时,系统将自动分配座位,且原则上不能在机场人工柜台调整座位。此举一出,不少媒体和网友表示,以后坐南航的飞机如果想要自己合心的座位,光有财力还不够,还要“拼手速”。 对于这么做的目的,官方解释是“为提升旅客乘机体验,推行无纸化登机,推广绿色环保出行”。这当然是符合当前各行业智能化操作的大趋势,也可以大幅提高旅客值机的效率。实际上,网络值机选座已经推行了很多年,大众也逐步适应和认可。 但此次南航公告引起争议的,就在于其规定中“原则上机场人工柜台不受理座位调整需求,仅提供行李托运服务”这一条,不免有种要“倒逼”旅客一定要选择电子渠道选座值机的姿态,被有些网友吐槽“有种浓浓的‘廉价航空’的既视感”。 实际上,这几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普通航空也不得不走上通过降低票价换取客流的套路。但不管如何,普通航空和廉价航空的机票还是有价差,这个价差换取的就是服务。 人工柜台作为登机服务的前道环节,虽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但其服务性和给予旅客的贴心感和安全感也是不言而喻。相比其他交通工具,飞机由于技术和监管要求高,乘机人也容易在登机前出现各种突发情况,这时候能面对面即时交流的人工服务,相比设定好的、冷冰冰的程序的灵便性、人文性就会凸显出来。 从另一个方面说,旅客要柜台值机还是电子值机,这是旅客的选择权。取消了柜台值机服务换取航空公司的效率和成本下降,如果没有在其他方面服务提升的补偿,那么这对旅客而言,这未免显得太过“独断”和“傲慢”。因此也难怪有网友对南航“隔空喊话”:“是嫌旅客太多了?” 智能、自助如果使用不适度,难免会有推卸义务和责任的嫌疑。我们不反对航空公司通过数字化提升业务效率,只是这种智能化不能以消耗甚至牺牲消费者权利和体验感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