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杭州奶农困惑于成本越来越高 为何生鲜乳收购价却迟迟上不去? 杭州本地也有一些奶牛养殖企业,专门为乳品企业供货,其中不乏光明这样的大企业。在鲜奶终端不断涨价之时,他们却困惑于,生牛乳的收购价为何迟迟上不去。 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总经理叶峰说,近几年来,生牛乳的收购价基本没怎么变过,平均收购价为4.3元/公斤。 叶峰入行已经超过30年,他记得收购价最高的是2013年,生牛乳甚至被抬升至近6元/公斤,“当时很多人认为养奶牛是暴利的,但在这之后,收购价一路下行,直至2015年,到达现在这个水平,便再也没有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了。” 然而,在这三年里,养牛的成本却涨了不少。叶峰说,奶牛吃的苜蓿草、燕麦草等,都是进口的,苜蓿草的价格是3000多元/吨,燕麦草的价格也是3000多元/吨,一年下来,牧场每年消耗的苜蓿草和燕麦草,就分别需要1000吨、600-700吨。 “行业内不乏一些退出者,成本太高,坚持不下去了。”他说。 据悉,正兴牧业一共有1000多头奶牛,其中处于产奶阶段的共有600多头,其余的都是“后备军”。原来,一头奶牛需要养殖2年后,才能进入产奶阶段,平均产奶6年后,正式“退休”。 同在临安的吴炳泉,养奶牛同样已经超过30年,他所经营的临安龙岗沃坞奶牛养殖场,一共有600多头奶牛,当前正处于产奶阶段的奶牛共有300多头。 对于“目前养奶牛不赚钱”,吴炳泉也深有体会。他说,乳企给出的生牛乳收购价为3.77元/公斤,根据乳蛋白、乳脂率的要求,达标并超标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目前我们平均的生牛乳收购价是4元/公斤。 一头母奶牛,一年平均可以产奶9吨左右,若以4元/公斤为计,可以创造3.6万元的收入。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门颇为丰厚的生意,但吴炳泉说,扣去各种成本,赚的都是辛苦钱。 吴炳泉说,根据奶牛的习性,在龙岗沃坞奶牛养殖场,一天会安排三个时间段工人上班,分别为早上6点到9点,下午1点到4点,晚上8点到11点。“挤出来的牛奶,会安排在第二天早上6点运送至工厂。” 5.奶源紧张是事实,担心“奶荒”没必要 乳企国际化 实现国内不足国际补 一听到“奶源紧张”,很多消费者会担心:会“奶荒”吗? 在国内知名乳业专家宋亮看来,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部分鲜奶可能会出现短时间断货的情况,但常温奶不会断货,更不存在“严重奶荒”。特别是当下,各大超市商家都在积极备战“年货市场”,大面积的断货不可能出现。 “现在的乳业企业大多已经实现国际化,国内不足,国际补。”宋亮说,总的来说,市场上奶的供应是充分的。 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18年11月,2018年液态奶进口量同比下降0.5%,其中鲜奶同比下降0.1%,酸奶同比下降8%。这也是近15年来液态奶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将减轻国产液态奶的竞争压力。 “液态奶进口量下降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国内各方面成本上升后,导致进口奶代理商的利润下滑,最终减少进口量,二是近年来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汇率损失也使得一部分代理商减少业务,三是进口奶容量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一些规模较小的进口奶代理商最终没有坚持下去,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宋亮说,总的来说,液态奶进口量减少幅度不大,所以推测是一部分进口奶代理商减少了进口,没有出现一定程度退出市场的情况。但整体来说,进口奶的形势还是被看好的,且预计2019年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宋亮说,从当下的中国乳品消费情况来看,鲜奶的年消费总量为100多万吨,同比有8.5%-9%的提升,常温奶的年消费总量为11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了1%-2%。未来,鲜奶的消费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