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报 让车主按照补贴前的高价格投保,但理赔时却按照实际支付的低价格理赔……保险公司的“霸王条款”让不少新能源车主“吃了亏”。专家认为,这是典型的“高保低赔”,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件显示:消费者李某享受10万元国家购车补贴,以6万元实际支付价格购买了售价为16万元的某品牌纯电动轿车。购买商业保险时,李某是按照16万元的金额投保,保险期内,李某驾驶该车辆发生单方交通事故,车辆全损。事后,保险公司仅同意赔付李某当时购车实际支出的6万元。 除了高价投保、理赔“降级”,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过高且续保环节也不规范。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认为,保费设定就是让车主吃亏。一位特斯拉电动汽车车主告诉记者,首年保费高达9000多元,相比燃油车高了不少。北京新能源汽车车主刘先生说,燃油车第二年的保额较上一年约有10%的折损,而新能源汽车在第二年续保时无折损,保额仍与新车购置价相同。 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析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单均保费高出非新能源汽车21%。从单均保费看,购置价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家用新能源汽车单均保费高于传统汽车。 专家认为,“高保低赔”赚取保费,是保险公司惯用手段,这样的“霸王条款”对消费者不公平。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针对新能源汽车在保费计算上,也没有统一规范。不同保险公司、不同地区都有差异。从上海多家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看,该地区新能源车险是按照车企上传到平台的官方指导价来确定保额的,也就是补贴前的车价。 保险业内人士坦言,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零部件构成、电池续航里程等与传统汽车差别较大,保险风控难度远大于传统车辆。新能源汽车应该有专属保险。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