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通讯员 郑曼沁 记者 汪晓筠)将田间地头、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等所有食品链上的监管服务工作融合起来,从田间到餐桌全程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这是余杭区市场将监管局一直在做的。今年,该局联合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共创“融食安”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打破信息孤岛,整合各类资源,“余杭本地生产的和外地输入的食用农产品都是安全的”目标。 “我们通过搭建‘融食安’食品安全治理平台,融合农产品数字化管理平台、农批市场农产品追溯平台、肉批结算追溯系统、农贸市场综合监管平台、中小学阳光采购平台、智慧餐饮信息平台、食品安全生产在线监管平台、网络订餐监管平台、丰收互联数字银行等9大系统,从数据整合、内容整合、过程整合三个层面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取消以往纸质索证索票模式,建立贯穿农田到餐桌,全程电子追溯、全程智慧监管的现代食品安全管控体系。通过融食安APP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清楚了解产品从种养殖环节到流通环节的所有溯源信息。” “此外,我们融通部门监管,实现全过程监管。如在批发环节,余杭本地农产品凭‘电子信息卡’直接免检进入农批市场交易,外来农产品通过余杭区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刷卡或扫码登记信息,检测合格后准入批发市场交易。在餐饮环节,交易信息随码(卡)进入中小学阳光采购系统,监管部门可随时查询供应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并实施远程视频监管,网络订餐监管平台可快速筛查未按规定公示证照、无证经营、一证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融食安’食品安全治理模式,企业进行自查,监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食品进货来源、检测、去向等情况,消费者在消费时,能实时掌握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并可进行投诉或评价,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