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五月中旬,莫小仙、食族人、自嗨锅等三家自热火锅品牌获得了总计过亿元的融资。这在自热方便速食类产品中产生了波波涟漪。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自热方便速食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销量持续走高。 莫小仙今年年初两月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0%,3月同比增长约400%;餐饮火锅“转型”布局自热火锅的大龙燚2月营收同比上涨了300%;海底捞的自热火锅一年销售额达4.49亿,风头正盛。 高销量,多资本介入,让蛰伏了许久的自热方便食品市场迅速升温,发展进入“快车道”。 多品牌布局自热食品 健康好味道把握竞争优势 “15分钟,随时随地想吃就吃”。这是大龙焱招牌网红产品“肉多多随身锅”的标语。疫情期间,自热速食的需求成倍增长。数据显示,天猫2月份方便速食的整体销量同比增速接近700%,其中自嗨锅订单量增长逾200%,是去年同期的10倍。 据淘宝数据显示,今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自热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螺蛳粉。为何能获得如此热度?莫小仙总经理王正齐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自热火锅自2017年开始爆发,三年便成长为一个百亿级市场,疫情中不少品牌更是危重寻机,塑造了如今局面。”他说。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去年自热食品企业增长了31家,其中,有注册资本高于1000万的实力雄厚者,也有“小而美”的个体工商户。在方便面品牌中,今麦郎、康师傅、统一纷纷入局。在火锅行业内,海底捞、大龙焱、小龙坎等企业也不甘人后。此外,还有做休闲零食、食品罐头等方面的企业也在试水。在这个新兴市场,群雄逐鹿,各显神通。 在产品口味上,各个品牌也是各显其能,莫小仙尝试在重庆麻辣锅中加牛油来提香,再加鸡油、菜籽油等增添自然鲜味。大龙焱则探索延展方便食品就餐场景问题,并联动国内高校食品学院一起研发,让食物在常温状态下具有一定的保质周期等。 新兴市场发展空间大 资本相对看好未来“红利” 为何自热方便食品能吸引资本入局? 有投资者认为,自热方便食品的走俏离不开五大因素。一是这类食物处于10-20元左右价格带,抓住了目前整个方便食品的主要机会点。二是食用场景边界宽。三是相关产品不仅覆盖了18-29岁的一人食市场,还抓住了火锅消费群体。四是作为网红产品,自热方便食品自带线上基因。五是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头部仅有海底捞、自嗨锅、莫小仙,有较大发展空间。 对于市场的潜力如何,王正齐相当自信:“目前,自热小火锅触及的用户规模在1亿左右,如果以理想的4亿用户量来看,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而这也是不少资本愿意密集投资相关产业的原因。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认为,自热火锅本身是一个小众品类,属于导入阶段,尚未形成第一、二、三梯队,资本倾向于选择刚刚兴起且有发展势头的品类。此外,这个品类利润空间大也是原因之一。他坦言:“就之后自热火锅的增量空间来看,最显著的问题是国标还没出来、食安没有保证,倘若之后国标出台,将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大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