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马维力 刘欣慧 记者郑铁峰)2020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围绕打牢放心消费基本面、扩大行业参与度、拓展区域覆盖面、提升处理响应度、推进无理由退货落实等方面,组织省内13个县区开展了放心消费重点县区建设。截至目前,在13个放心消费重点县区中、放心消费建设数量均超过有效主体数的40%以上;温州文成、金华浦江、台州椒江已经提前完成了到2021年底达到50%以上的目标任务。“放心消费城市”蓝图已初步形成。 据悉,到2021年底,浙江全省放心消费重点县区力争达到30个以上,重点县区放心消费单位数量力争达到该区域市场有效主体的50%以上,基本覆盖主要乡村、重点街区、核心商圈和龙头市场,逐步实现放心消费单位城市乡村全覆盖、商品服务全覆盖、网上网下全覆盖、制造流通全覆盖,率先建成一批放心消费城市,将放心消费单位打造成商业文明的重要窗口和社会文明的道德高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嘉兴:率先出台“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方案 2020年,嘉兴市放心消费单位培育数47513个,达到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年度创建目标任务数316.75%,位于全省前列。7月29日,嘉兴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出台《嘉兴市放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这是全省范围内首个全市域打造放心消费城市的工作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目标: 放心消费创建全域覆盖。到2022年,全市实现“678”目标,即与消费密切相关的企业和市场主体创建率达到60%以上(其中无理由退货单位占符合无理由退货条件的放心消费单位总数的70%以上),行业创建率达到70%以上,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创建率达到80%以上。 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普遍提高。到2022年,文明经营蔚然成风,全市消费教育基地实际建成率不低于有效主体数的0.1%,省、市二级消费体验抽检放心消费公开承诺履行整体落实率达95%以上,违法失信企业比例不高于0.6%。 消费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到2022年,确保全市主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全市主要工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主要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消费者对公共服务业服务质量整体满意率达到85%以上。 消费纠纷解决渠道全程畅通。到2022年,建设覆盖城乡、覆盖示范区和主要行业的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全市ODR企业建成率达有效主体数的0.2%,消费纠纷处理率达100%。 丽水:紧扣“双拥”主题深化放心消费建设 从2017年开始,丽水市场监管系统通过放心民宿示范区建设、乡村风景旅游区放心消费建设、农村保健食品一百天无理由退货等载体中嵌入放心消费元素,使“放心消费在丽水”活动在增强全市城乡经营主体自律水平、提升丽水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2020年丽水市市场监管系统紧扣民生实事这根主线,创新推出“双拥引领放心消费”建设载体,又一次成功地把放心消费元素结合到社会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2020年丽水市委市政府双拥模范城建设一启动,市场监管部门就迅速反应,主动向政府汇报,提出“双拥·放心消费一条街”建设的设想,瞄准军民团结主题,适时把放心消费融入到双拥活动中。市场监管和退役军人服务部门共同建立了双拥·放心消费建设专班,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市场监管和退役军人服务部门选择丽水市区最繁华人流最密集的继光街为“双拥·放心消费一条街”,逐家商户进行动员指导,发放《双拥·放心消费一条街建设倡议书》。沿街商户对加入创建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目前135家商户全部作出了公开承诺。 在“双拥·放心消费一条街”建设活动中,丽水市场监管局以公开承诺为核心,真正把双拥和放心消费举措落到实处。承诺的内容除了放心消费建设和无理由退货承诺以外,还特别增加了“双拥”内容,包括“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自觉参与‘双拥’活动、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价格优惠和服务优待、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等。街道两侧沿线金融、商业、医院及其他服务行业(商户)制订服务公约、设立“拥军商户”牌,窗口单位设立“军人优先”标牌,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军人服务专柜(窗)”。辖区市场监管和退役军人事务干部逐一上门指导引导其商户自觉依法经营,恪守诺言。同时要求辖区干部专人负责,加强执法检查和消费维权,要求投诉举报处置达到100%。 金华浦江:绘就放心消费建设新蓝图 金华市浦江县市场监管局自2019年被选为放心消费重点县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开展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深入挖掘示范创建单位特点亮点,呈现无人销售模式、始业教育等特色的经验和方法,形成了“浦江模式”。 设立始业教育点,前移放心消费教育。浦江县市场监管局以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理念为引领,设立“放心消费始业教育点”,把商事登记窗口作为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第一站,前移放心消费教育,在商事登记窗口与新成立经营户签订放心消费承诺书,发放放心消费始业教育信,让经营者知晓自身的义务和消费者应有的权利。同时由辖区干部对签署承诺书的新经营单位进行清单式梳理,根据建设标准和经营者全年经营监管记录情况对其进行打分,在年底实行“后评价”。评价结果在承诺书的“评价合格年度”栏进行公示,让消费者对该店的放心消费情况一目了然。 做亮消费新模式,无人销售诚信经营。在虞宅乡新光村廿玖间里的青创基地,推行“掌柜不在,自助购物”无人销售的消费模式,40家经营户对商品明码标价,由消费者自主购物,打造“放心消费示范区——廿玖间里”。在廿玖间里文化礼堂内设立消费维权联络站,每天安排2名值班人员进行值守,由所有经营户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一方面是为消费者答疑解惑,分享他们的故事,营造温馨消费氛围;另一方面是处理消费纠纷,现场解决,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该模式运营一年多来,消费纠纷满意率为99.68%,形成一种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信任文化”,吸引着更多消费者前来观光体验。 融入乡村治理,加入家风评价体系。大畈乡上河村是浦江县“5+1”好家风评价体系全覆盖的试点乡镇,“5”为遵规守纪、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家庭和谐、诚信致富五项内容,“1”为奖惩情况。该局与乡镇对接,将放心消费评价纳入“5+1”好家风评价体系内,在评价细则中增加了文明待客、明码标价等放心消费内容,是“诚信致富”项的首要考量要素。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日常对村内商家的的明码标价、产品质量、诚信经营、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巡查情况,每季度末将巡查结果折算成分值,填写《好家风指数评分表》反馈给该村党支部进行综合打分,并在村内公开公示。被选为好家风的经营户,从县内景区门票、水费、电费、话费、贷款、保险等方面给予不同幅度的优惠,以好家风带动村中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好风气。 温州文成:部门共建形成合力 温州市文成县放心消费建设工作坚持以当地政府为总指挥。2019年,由县政府召开全县放心消费大会,县长布置放心消费工作。8月底,县政府召集旅游、住建、卫健等30余个乡镇部门召开放心消费示范县动员大会。9月初县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文成县创建浙江省放心消费示范县实施方案》,明确放心消费创建目标、主要工作任务,突出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并安排120万元资金作为放心消费创建宣传专项资金。近两年,文成县将放心消费建设工作纳入全县重点民生幸福工程项目,并列入县政府对各机关和乡镇的绩效考核,实行“月督查制”,每月督促工作进度,确保放心消费工作稳步推进,形成“全县联动,全县推进,全县督导”的建设局面。 同时,由旅游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将放心景区有效融入全域旅游、5A景区创建,通过持续投入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组织体系,积极改善旅游环境,大力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已创成百丈漈飞瀑、铜铃山、七星武阳、天顶湖生态农庄、森林氧吧小镇、刘基庙、猴王谷等7个放心景区。与教育部门联合,印发校园阳光厨房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内容,并对县内学校食堂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择优选取基础条件好、创建积极性高的学校食堂开展创建工作。 绍兴柯桥:推动放心消费提质拓面 秉着“放心消费是底线”的指导思想,绍兴市柯桥区市场监管局从增量、扩面、提质三方面深化放心消费单位培育机制,实施宽进严管、分级培育。 完善评价,严把“入门关”。对创建单位进行层层把关、级级管控,创建过程需要完成日常监管的“家庭作业”和举报投诉的“课外作业”,并通过专项执法行动的“小考”、年度社会监管评价的“期中考”和创建“后评价”的“期末考”。以2019年度创建单位为例,共出动700余人次放心创建执法检查;组织由80后和90后为主的消费义工队伍对95家培育单位进行暗访体验,反馈70家共105条扣分项;实施全覆盖式年度“后评价”,要求从严把关,整改到位,2019年度因“后评价”未达标共清退8家。 落实“回头看”,稳固“基本盘”。对往年创建的放心消费单位实施“回头看”制度,提出“质量不滑坡,整改至满分”的要求,摸排出放心商店和放心网店的“样板店”,既是参与创建单位的学习样板,又是消费义工模拟体验的培训样板。同时,随机抽取10%的往年创建单位纳入每年度放心单位社会监管指标,实现“回头看”制度化常态化。2019年度社会监管“回头看”共反馈5家单位8个问题,已督促商家完成整改。 及时清退,拒绝“不作为”。开展放心单位的年度注册信息核定工作,对注销或变更信息的商户实施自主清退,对在“回头看”消费体验和执法监管过程中不合格的单位实施强制清退,收回放心消费单位称号。目前因注销、变更场所等原因共清退往年创建的放心商店7家,放心网店11家和无理由退货单位2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