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报 近日,茶颜悦色马克杯上的一段广告创意文案被网友认为有物化女性、不尊重女性之嫌,同时还有网友举报,茶颜悦色其他一些周边产品也存在类似不妥文案。茶颜悦色的这次“抖机灵”惹起不少争议,类似的营销案例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那些翻车的“广告创意”,无论是涉嫌侮辱某个群体还是价值观出现扭曲,都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期消费观我们就选出部分让网友印象深刻的“翻车”创意。 @拉夫斯基:全棉时代有一则反转广告,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被一蒙面男子尾随跟踪,随后女子拿出全棉时代湿巾卸妆,就变成了一副男性的面孔,成功吓跑了跟踪者。视频里还有跟踪者看到女子卸妆后素颜发出的呕吐音效,“不只丑化女性,还美化跟踪”,暗示女生妆前妆后差距大,素颜丑。 @保温杯加枸杞:花呗有一个地铁的平面广告,文案内容是“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37岁,施工队队长)——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仿佛告诉大家,你只有买一个华丽丽的大蛋糕送给女儿,你女儿这场生日才算完美,你作为一个父亲才算合格。 @细水长流:之前有一张大润发超市的女装尺码表也是很有争议。报道称,大润发将女装尺码规格S、M、L、XL、XXL分别比喻为“瘦”、“美”、“烂”、“稀烂”和“稀巴烂”,并标注“仅限18-35岁女生,根据身材请先咨询客服”,这种贩卖身材和年龄焦虑的行为,是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 @东郭同学:印象比较深的是新东方的地铁广告,文案内容是“爸爸,长大以后我想嫁给你!”“妈妈,长大以后我想娶你!”虽然品牌方后来解释说是想表达“童言无忌”,但伦理模糊价值导向错误,组合起来真的非常不合适和让人膈应,使用这样不严谨、触及敏感边界的文案确实对品牌方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人生海海:有一篇桔子水晶酒店的妇女节公众号推文,图片是一位女性躺在浴缸里,文章标题是《这届妇女不行,太浪了……》,标题哗众取宠,拿女性开涮,引起相当一部分女性的不适感,违背了社会良好风尚,为了流量,不择手段,营销格调太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