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百年老字号、低调黑马、新晋热门打卡店……这些杭州面馆你都吃过吗?
 
2021-05-24 08:40:07   杭州网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有人说,“杭州真美!”杭州的美,美在山水,美在人文,也美在简简单单的一餐一饭上。

“中午吃点啥?”

“走,恰面!”

说到吃面,杭州人可是专业的,光是杭州城里大大小小不下万家的面馆就可见一斑。杭州的山水秀丽,但面“霸道”,大锅铁勺、浓油赤酱、味道浓郁,一碗下肚,久久回味。在杭州,生意好的老底子面馆,经常有人端个面碗坐在店门口就开吃了,“我一天不吃我就想啊,一个星期一定要来吃几碗的,味道毛好嘞!”

散落在杭州大街小巷的面馆,他们不一定有气派考究的装修,但面地道,实在。

本报第六届每满面条节将于6月6日正式启动,为大家送出超过千碗特色面,带大家一起打开杭州的面食之门,和大家一起探寻杭城的面食密码。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奎元馆、大姨娘面馆和有家面。

这家150多岁的面馆

有人说没吃过不算杭州人

商报记者 侯惠惠 摄影报道

很多杭州人从孩提时代就吃奎元馆,吃到大,吃到老,然后带上孙子辈来吃。作为一家已经154岁的面馆,奎元馆早就和杭州这座城市一起,融入杭州人的生活里,记忆中。

奎元馆1867年(清同治六年)创办于杭州。面馆里用的面是特色的圆面,韧而滑口,久泡不涨,不少老杭州人为这一口劲道十足的面,能骑车穿越好几个城区。

一张张圆桌、方桌旁人头攒动,大多是拼桌的食客。在这吃面,时不时能听到一两句地道杭州话。但来奎元馆的不仅仅是杭州人,游客们也来得多,有游客说,“不吃一碗奎元馆的面,就算是白来杭州了。”

虾爆鳝是奎元馆的“头牌”,做法讲究,需把黄鳝去骨切段,入油锅炸两次,用盐、味精、蛋清、水淀粉给虾仁上浆,再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后滑炒,缺一不可。

虾爆鳝鳝片鲜美,虾仁晶莹剔透,汤汁不腻,是没有棱角的鲜与柔,就像杭州的温柔山水。

奎元馆第十五代掌门人叶维加说,“奎元馆是靠大家才走到今天的,对食客来说,这不仅仅是个面馆,还是一个很亲近的地方,所以我们更要做好,才对得起大家这份心意。”

河东路上的这家面馆像家一样

她家的虾爆鳝很“杭帮”

商报记者 项凯 摄影报道

有家面,不得不说是河东路上特别有亲和力的一家杭帮面馆。

河东路73号的门牌下方,整齐地叠放着六七张小凳,那是为等排队的顾客准备的,因为平常到了午饭的点,一般都要等上10-20分钟。

店里的大厨是位来自四川的李大姐,个子高高的,有着4年多的做正宗杭帮面的功底。

店里最奢华的当属虾爆鳝面了,一份要43元。老板瑶瑶姐说,在杭州,评判一家面馆好不好,进到面馆里就得看这家烧的虾爆鳝面、腰花面、猪肝面和肉丝拌川烧得怎么样。

炒虾爆鳝,火候很重要。李大姐在炒的时候非常注重火候的把控,在油锅将黄鳝炸两遍,炸至金黄色即外脆里嫩后捞出,用少量的油翻炒洋葱至炒香,把黄鳝放入,加入调料后翻炒入味;虾仁入锅,过油后沥干,面放入高汤中,煮熟后捞出,再放入融合了黄鳝汁的高汤中,码上黄鳝和虾仁,就齐活了。

做面的火候很重要,用料也很讲究。

首先是料。黄鳝都是野生的。虾仁用的是当季的明虾,颗粒大且饱满。

其次是面。有家面用的是定制面,质量有保障,面条比较有韧性,Q弹又新鲜。吃面的时候,时间长了,面条也不会出现黏在一起糊掉的情况。

还有就是汤。筒骨、鲜笋、老母鸡、笋干……一起放进去,咕咚咕咚在锅里熬上两个小时,直到变成白色的高汤。

有家面的店面不大,吃饭的地方大概占了20方。五一的时候,店里不仅要招待老客,还要照顾慕名而来打卡的市民和游客,每天都要卖出370-380份面。

“吃虾爆鳝,很多人会选择往面里加腰花、猪肝还有狮子头。”瑶瑶姐说:“面馆开了2年,油渣和面一直都是免费的,附近工地的很多工人会来店里吃面,都是让他们油渣和面自己加,管饱为止,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这家下午两点就关门的“任性面馆”

连西贝莜面村创始人都来打过卡

商报记者 侯惠惠 摄影报道

几张小方桌,桌旁围几个小凳,这几乎是大姨娘面馆店内的所有布置了。在神仙打架的城南,它算得上是低调选手。因为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来打过卡,渐渐地被大家传开了。

其实大姨娘在复兴南街已经开了十二、三个年头了,掌勺也从“大姨娘”的手里换到了她儿子“三哥”手上。

虽然掌勺人换了,但是味道一分不减,也有街坊说,三哥烧得更对他胃口。

“先别忙活,饭吃了没有,先面吃两口吧?”外表看起来高冷的“三哥”,其实人很热心肠,“来了我这吃饭最重要。”

点了招牌片儿川和街坊们推荐的大排等着。面店用心不用心,从细节就可以看出。大姨娘用的肉丝,都用一个冰袋冰着,从而保持肉丝的弹韧和新鲜。油热下肉丝、雪菜、冬笋,快速翻炒之后倒开水煮开,再放入刚刚捞上的断生的面条,煮沸马上出锅。不消三五分钟,一碗极具锅气和个性的面就出锅了。

在大姨娘,夏天的片儿川里用的是雪菜,夏天的雪菜相比倒笃菜,口感更佳。油是猪油和植物油混合起来用的,三哥说,这样烧出来的面没那么油腻,更清口。

加了大排的片儿川上桌,料足是第一印象。大排很厚实,是厚厚的一整块,而不是像别的店里薄薄的一块。老板娘说每块大排都差不多有3两多快4两重。这样一块大排13元,已经是十分厚道的价格了。大排咸度适中,炖煮得也很软烂,是用筷子就可以分开的程度。

面码也给得很多,肉丝、笋片和雪菜的量都很足,吃每一口面都有料配着,简直幸福感爆棚。因为用的是开水烧面,肉丝、雪菜和笋的原味都被激发出来了,汤头咸鲜清爽,一碗面下肚,也不觉得油腻。

吃的时候一位阿姨也点的是片儿川加大排的这个套餐,阿姨说,“我们都是老街坊了,我们家不烧饭就来这里吃一碗面,老杭州味道了。”

为了大家口中的这一句“杭州味道”,三哥每一碗面都是亲自烧的,夏天在灶前一站就是七八个钟头。去年开始,大姨娘面馆下午两点后就不营业了,大家去的话要赶早。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