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电瓶车进入电梯,智能装置发出警报;电梯发生故障导致人员被困,系统自动报警,应急救援队立即出动实施救援……去年,杭州完成“城市大脑·电梯智管”2.0应用场景建设,目前全市在用电梯加装智慧装置的覆盖面,总量达到2.1万台,其中3000台智慧装置配有电动车自动识别和劝导功能。 近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了2020年度杭州市电梯安全状况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去年,杭州依托自主开发的“电梯安全通APP”和“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对全市电梯维保单位实现在线信息公开,电梯透明维保上线率达到96.55%,采集上传透明维保记录360万台次。 电梯故障人员因素占首位 新装电梯实现智慧系统全配备 据悉,在导致电梯故障的众多因素中,人员原因故障占了首位,去年达5050起。据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分管负责人介绍,主要是由野蛮搬运导致电梯门变形和超载、乱扔生活和装修垃圾导致电梯开关门受阻、阻挡电梯关门时间过长导致电梯停运等不文明乘梯行为造成。 与此同时,杭州积极推动制造企业电梯物联网系统接入全市监管平台,去年5月1日之后签约安装的826台乘客电梯,均配备了电梯智慧系统并接入全市平台,具备运行参数采集、信息网络传输、自动报警、实时通话等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电梯困人等故障隐患,有效预防电梯事故。 电梯智慧监管试点为全国改革探路 积极打造智慧监管“杭州样板” 去年,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电梯“按需维保”和“检验检测”改革试点。 目前,已有4家电梯维保企业申请参与试点,按需维保电梯67台;7家电梯检测单位在杭州备案并开展电梯检测试点,累计申请2242台,已完成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1016份。 去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在杭州召开电梯智慧监管座谈会;今年年初,总局在全国特种设备会议上,又充分肯定了我市的电梯智慧监管工作;2月23日,正式下发《关于同意开展电梯智慧监管试点的批复》,决定在杭州、上海、南京、广州等四个城市开展电梯智慧监管试点,为全国改革探路,试点期至2022年底。 下一步,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分管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发展目标,在前期电梯智慧监管的基础上提质扩面,坚持在四个试点城市中“最具特色、最有效果”的总目标。“构建电梯智慧监管标准体系和电梯维保信用监管体系,为全国电梯智慧监管提供‘杭州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