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只需要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就能把别的图片和视频里的人脸变成自己的,能妥妥体验当主角的感觉,这就是AI换脸技术。最近几年,“AI换脸”火了,各类换脸APP层出不穷。但是,要小心了,换脸游戏的背后可能藏着陷阱,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这不,前段时间,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AI换脸”APP利用深度合成算法侵害他人肖像权的案件,最终,APP开发者被判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共5000元。 发布在网上的视频莫名成了换脸模板 汉服模特与“AI换脸”APP对簿公堂 楼某某是国内一位古风汉服模特,经常在网上发布一些自己穿汉服的照片和视频。今年3月份,她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短视频。视频中,楼某某化了清晰的古风妆容,穿了汉服。 没过多久,楼某某发现有一款“AI换脸”APP中的模板,就有她拍摄的这套古风造型视频。用户可通过上传个人照片,将视频模板中楼某某的脸替换成自己的脸。除了五官发生实质性变化之外,其余内容都与原视频保持一致。软件生成换脸后的古风造型视频,用户可以将其保存并分享到其他平台。如果用户支付68元至198元不等的会员费,就能使用APP上全部“换脸”视频模板。 楼某某认为,这款APP侵害其肖像权,于是将APP运营主体上海某公司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楼某某对案涉要素模板视频及替换后视频中所载对应形象的人物肖像均享有肖像权。对于换脸后的视频,楼某某仅留存身体形象,但对比原视频素材,普通人仍能通过未被修改的相应场景和细节识别出身体形象对应主体为楼某某。 被告公司未经楼某某同意,通过技术手段提取涉案古风肖像视频,并擅自上传至其运营的换脸App中供用户选择使用,该行为本身已侵害楼某某肖像权。同时,涉案视频模板已被用户多次使用和收藏,可以认定该公司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将其他用户提供的人脸替换至涉案视频中的身体形象之上,并生成了形象逼真、画面流畅的伪造肖像视频,可供用户进行下载保存、发布共享等不当使用。 因此,被告公司未经楼某某同意,利用深度合成技术使用其肖像制作了伪造视频,依法应认定为构成对楼某某肖像权的侵害。 普通人玩“AI换脸”有风险吗?还真有! 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监管 AI换脸黑科技的背后是技术与风险的博弈。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它进行监管。 2019年11月,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 在2021年1月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中,还有不少关于“AI换脸”的内容。比如民法典中“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规定,被视为将AI换脸纳入到肖像权的保护范围。 使用以后,有一部分理智的用户开始反思:我上传的照片会不会被APP平台私自保存?会不会被乱用? 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第一庭副庭长肖芄表示,如果遇到运营不规范的APP平台,还真有可能。 一般来说,用户在上传肖像照片时,运营规范的APP方会告知用户该照片的用途,并申请获得用户的授权。如果没有告知书,那么用户的个人信息会存在被不正当使用的情况。 另外,当用户上传的照片进行“AI换脸”成功后,平台应该提供删除的选项或通道。 “很多用户意识不到,照片上传以后,会保存在平台方的数据库里。如果自己没有把平台上的照片,或者平台方并没有删除通道,那也会成为一个风险隐患。”肖庭长说,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无良的平台方,利用技术手段,把用户已经删除的照片继续储存在后台的可能性。 除了AI换脸类的软件外,肖庭长称需要上传照片的软件都应该小心些。“现在的人物照片面部都很清晰,精度也很高,不排除有些黑灰产业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将照片用于非法行当。所以,玩这类软件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他提醒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