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看多了就会发现破绽百出 
关于“苦瓜大队”的视频,评论区有一些质疑声 11月16日,网红“小逗逗”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封道歉信,信中称:“为了获取流量,我冒充骑手身份,摆拍了送外卖的相关视频、照片……”此前,其也自编自导过送外卖的假剧本,将视频发布在微博平台,视频中她的上身穿外卖服,下身穿短裙和黑丝袜,引起网友热议。 实际上,视频平台上的剧本事件并非个例,不少短视频塑造虚假人设、内容,更有MCN公司以制造苦情、卖惨类型的自媒体账户为业牟取利益,流量变现的巨大诱惑让越来越多“剧本式”视频为热度不惜虚构造假。 卖惨成流量密码 新晋网红“苦瓜大队”出现 职业、性别、年龄再配上博人眼球的热点,平台上有的视频像拼图一般,组合拼装这些要素后以此为流量道具,外卖员、农村妇女、留守儿童等是这类视频钟爱的剧本主角。 今年9月,警方查处了以抖音博主“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代表的一类苦情网红。据了解,“凉山曲布”与“赵灵儿”走红网络始于一条假剧本视频,其中“赵灵儿”在大凉山“偶遇”了彝族男孩曲布,曲布“邀请”其到家做客,该视频经转发后爆红,两人身价也水涨船高;而“凉山孟阳”则是以父母双亡、辍学打工的大姐人设走红于网络,而后有粉丝不远万里去到她的家乡探望时,却发现其双亲健在,家境在当地甚至算得上富裕。警方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上述自媒体博主背后是一家专门制造网红的MCN公司,自2022年起,该公司通过包装旗下网红主播,雇佣“网络水军”引流、控评等方式来哄抬主播直播间热度、牟取暴利。 近两年来,短视频平台中还出现一类“苦瓜大队”网红,而被纳入“苦瓜大队”的博主都带有相似的标签:偏远地区早婚妇女、家徒四壁、每天辛苦劳作而无助,因而网友称这类博主为“苦瓜”。凭借着记录苦难生活的日常视频,这类网红在平台迅速成长并收获了大批粉丝。“王琳记录农村生活”就是“苦瓜大队”的一员,自2022年5月起在抖音更新视频的她,现已拥有13.7万的粉丝,并开通了商品橱窗带货。而在她近日的视频中,卫生条件、生活环境似乎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评论区里的网友纷纷为她支招,但她好像“听不进去”。 有网友也很疑惑:有些博主明明已经开始直播带货,为什么生活环境还没有明显改善?还有网友表示,一旦看过此类视频,平台就会不断推送类似内容。 假剧本或造成“狼来了”现象 大众信任在被消耗 当然,剧本再怎么编毕竟不是真的,终会露出破绽,而所谓“直播的尽头就是带货”。不少长期关注此类视频的网友,渐渐摸清了这类博主的套路。最开始,视频创作者会以改善家庭条件为由尝试做自媒体,随后开始频繁更新日常视频,视频中常会出现易引发争议的画面,而通过这些争议性镜头,博主逐渐积累了讨论度和粉丝,最后就是通过接广告、开通橱窗、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流量变现。不少察觉到自己在被假剧本欺骗的网友有了 “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感悟,渐渐对此类视频麻木了。 实际上,很多靠卖惨获益的自媒体账户背后有专业团队,如前面提到的“凉山孟阳”一类,而有的则与社会热点事件、人物挂钩,比如外卖员等等。其中不乏一开始真实记录生活的博主,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收获了关注后,为了留住粉丝,往往会维持以往的拍摄风格甚至故意制造一些“槽点”,这种类型的视频难以直接定性为假剧本,也加大了查处的难度。 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主要任务中就包括坚决打击自媒体编造虚假事件、离奇故事,无中生有制造谣言等,假剧本现象已成为重点整改对象。各大短视频平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对此类账户的监管。2023年的第二季度,抖音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已累计处置平台中虚假人设账号近2.7万个,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很多被利益流量冲昏头脑的人,铤而走险继续拍摄假剧本、塑造假人设。 假剧本混淆大众视听、占用公共资源,还会引发“狼来了”的危机。随着越来越多假剧本视频被官方点名打假,大众对此类视频的警惕性在提高,但同时,在一次又一次上当后,大众对于真实社会事件的敏感度在下降,信任也在不断被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