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苦情视频背后的虚假 消耗了大众的信任
 
2023-11-24 11:38:40   杭州网

网友:看多了就会发现破绽百出

d9ef9758d090b6299582abc05023c30a_rB4AiWVfvdeAGOVsAAHMvEeUEMg148.jpg

关于“苦瓜大队”的视频,评论区有一些质疑声

11月16日,网红“小逗逗”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封道歉信,信中称:“为了获取流量,我冒充骑手身份,摆拍了送外卖的相关视频、照片……”此前,其也自编自导过送外卖的假剧本,将视频发布在微博平台,视频中她的上身穿外卖服,下身穿短裙和黑丝袜,引起网友热议。

实际上,视频平台上的剧本事件并非个例,不少短视频塑造虚假人设、内容,更有MCN公司以制造苦情、卖惨类型的自媒体账户为业牟取利益,流量变现的巨大诱惑让越来越多“剧本式”视频为热度不惜虚构造假。

卖惨成流量密码

新晋网红“苦瓜大队”出现

职业、性别、年龄再配上博人眼球的热点,平台上有的视频像拼图一般,组合拼装这些要素后以此为流量道具,外卖员、农村妇女、留守儿童等是这类视频钟爱的剧本主角。

今年9月,警方查处了以抖音博主“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代表的一类苦情网红。据了解,“凉山曲布”与“赵灵儿”走红网络始于一条假剧本视频,其中“赵灵儿”在大凉山“偶遇”了彝族男孩曲布,曲布“邀请”其到家做客,该视频经转发后爆红,两人身价也水涨船高;而“凉山孟阳”则是以父母双亡、辍学打工的大姐人设走红于网络,而后有粉丝不远万里去到她的家乡探望时,却发现其双亲健在,家境在当地甚至算得上富裕。警方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上述自媒体博主背后是一家专门制造网红的MCN公司,自2022年起,该公司通过包装旗下网红主播,雇佣“网络水军”引流、控评等方式来哄抬主播直播间热度、牟取暴利。

近两年来,短视频平台中还出现一类“苦瓜大队”网红,而被纳入“苦瓜大队”的博主都带有相似的标签:偏远地区早婚妇女、家徒四壁、每天辛苦劳作而无助,因而网友称这类博主为“苦瓜”。凭借着记录苦难生活的日常视频,这类网红在平台迅速成长并收获了大批粉丝。“王琳记录农村生活”就是“苦瓜大队”的一员,自2022年5月起在抖音更新视频的她,现已拥有13.7万的粉丝,并开通了商品橱窗带货。而在她近日的视频中,卫生条件、生活环境似乎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评论区里的网友纷纷为她支招,但她好像“听不进去”。

有网友也很疑惑:有些博主明明已经开始直播带货,为什么生活环境还没有明显改善?还有网友表示,一旦看过此类视频,平台就会不断推送类似内容。

假剧本或造成“狼来了”现象

大众信任在被消耗

当然,剧本再怎么编毕竟不是真的,终会露出破绽,而所谓“直播的尽头就是带货”。不少长期关注此类视频的网友,渐渐摸清了这类博主的套路。最开始,视频创作者会以改善家庭条件为由尝试做自媒体,随后开始频繁更新日常视频,视频中常会出现易引发争议的画面,而通过这些争议性镜头,博主逐渐积累了讨论度和粉丝,最后就是通过接广告、开通橱窗、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流量变现。不少察觉到自己在被假剧本欺骗的网友有了 “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感悟,渐渐对此类视频麻木了。

实际上,很多靠卖惨获益的自媒体账户背后有专业团队,如前面提到的“凉山孟阳”一类,而有的则与社会热点事件、人物挂钩,比如外卖员等等。其中不乏一开始真实记录生活的博主,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收获了关注后,为了留住粉丝,往往会维持以往的拍摄风格甚至故意制造一些“槽点”,这种类型的视频难以直接定性为假剧本,也加大了查处的难度。

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主要任务中就包括坚决打击自媒体编造虚假事件、离奇故事,无中生有制造谣言等,假剧本现象已成为重点整改对象。各大短视频平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对此类账户的监管。2023年的第二季度,抖音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已累计处置平台中虚假人设账号近2.7万个,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很多被利益流量冲昏头脑的人,铤而走险继续拍摄假剧本、塑造假人设。

假剧本混淆大众视听、占用公共资源,还会引发“狼来了”的危机。随着越来越多假剧本视频被官方点名打假,大众对此类视频的警惕性在提高,但同时,在一次又一次上当后,大众对于真实社会事件的敏感度在下降,信任也在不断被消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吕文鹃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商务部: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
·2023食品预制化(预制菜)产业基地生...
·杭州:“瓶安用气”保用气平安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倡议:推动卫生杀虫...
·换了红杯的酱香拿铁,上市后又引发新一轮...
·杭州:“你点我检”进工厂 童心共检促食...
·江苏镇江消协:体检机构存在收费退费不规...
·深圳消费教育走进田间地头
·海南全力推进室内装饰装修“放心消费”
·南京江北新区:推进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 ...
·陕西麟游:多措并举织密农村食品安全网
·陕西:创建“五个放心”旅游景区 源头化...
·深圳推广农产品溯源及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
·广州地方标准《网络订餐外卖配送服务规范...
·吉林镇赉:开展特殊药品专项检查 保障公...
·浙江绍兴: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
·江苏泰州开展进口红酒专项检查
·2023广州车展观察:狂飙的新能源 进...
·“秋风起,蟹脚痒” “吃货”有口福,今...
·猪肉和禽蛋 价格一跌一涨
·风云浙商破题新传播,剑指新国货新消费
·2025年破500亿元 桐庐“快递地瓜...
·靠联名翻身的洞洞鞋 你的鞋柜里有吗?
·俞敏洪再出新招引发热议 来杭州玩一趟2...
·出行成本减半!杭州出发,多条出境热门航...
·谁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赛道上出类拔萃?...
·中消协双11舆情分析报告:直播带货乱象...
·1斤番茄如何卖到1000元?
·食品的电子“身份证”都包含哪些信息?一...
·今年前9月中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明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