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警惕虚拟货币洗钱套路
 
2022-05-31 09:22:50   杭州网

经济日报 近日,多起电信诈骗“跑分”洗钱团伙被警方打掉,有的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不少人以为是“兼职赚外快”,实则是为犯罪分子“跑分”洗钱,成了“白手套”。

犯罪分子常常使用的名为“跑分”的洗钱手段,其实是个陷阱。调查发现,随着虚拟货币的兴起,一些诈骗团伙开始利用虚拟货币转移、洗白赃款。他们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一些社会人员,在交易平台上买卖虚拟货币,由兼职者提现至平台钱包,从而实现资金清洗。

由于区块链钱包具有匿名性,买卖过程中实际留痕的只有兼职者,犯罪分子则隐藏背后。从已公布的案例看,从事“跑分”非法获利的兼职者中,很多还是学生。本想找个兼职挣点钱,却不小心被骗,还要受到法律惩处。

近年来,在全国公安机关、银行等多方“断卡行动”严厉打击下,传统的采用买卖、租用他人银行卡等层层转账转移赃款的洗钱手段被有效遏制,代之而起的则是利用虚拟货币在“跑分平台”洗钱。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网络罪犯通过加密货币洗钱金额达86亿美元,较2020年增加30%。其中,对于利用虚拟货币跨境洗钱的非法行为,已引起相关执法部门高度重视。据统计,2021年,针对虚拟货币洗钱新通道,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相关案件259起,收缴虚拟货币价值超110亿元。

虚拟货币不是非法行为的天然保护膜,从事“跑分”兼职亦非正当职业。公开揭露“跑分平台”交易套现的本来面目,要让民众睁大眼睛,切不可贪图小利,被所谓“低风险高利润”迷惑。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看穿其“跑分”洗钱非法行为本质,就要果断拒绝诱惑,并通过合法渠道进行举报。

为积极治理从事洗钱非法行为的网络黑灰产,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监管力度,与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协作共治。互联网平台应充分利用自身掌握大量用户资源和账户信息、通信数据的优势,加强研判,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一旦发现异动,及时预警。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剑指假酒!《白酒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
·奈雪的茶再曝食品安全问题引热议
·深圳市发放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提...
·买了“隔离险”却被拒赔 多人投诉“复...
·600亿元礼包来了 消费者购车可以享受...
·给粽子月饼过度包装“瘦身”就该动真格
·陕西西安抽检端午节令食品 保障节日饮食...
·湖北省召开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
·吉林:“六一”儿童节应科学理性消费
·广西消委会开展家电消费体察大讲堂活动
·安徽省淮南市消保委家装委员会成立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江苏镇江消...
·长春双阳:护航校园复课“第一餐”
·上海金山:指导商家复工复产 力保群众放...
·宁夏石嘴山:“春雷”执法行动为消费者挽...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江西省严查无底...
·江西省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安全风险排查
·陕西铜川组织开展儿童化妆品实验室开放日...
·福建集中开展“六一”节日期间执法专项行...
·山东临沭查处一起欺骗老年人的会议营销
·全覆盖、全领域、全链条 山东济南深化食...
·驱蚊液、防晒霜、小电扇成热销货 消夏商...
·拿出“真金白银”助企纾困 杭州出租车“...
·6月1日起铁路客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
·用了“迪拜七星酒店同款”手工皂,退休阿...
·毛利率高企的微拍堂冲刺文玩电商第一股
·海报被指打情色擦边球 安踏“翻车”
·课程过期 消费者想要退款
·卖儿童化妆品的竟是玩具旗舰店
·吃冰淇淋吃到上头 酒味冰淇淋会是今夏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