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为确保广大消费者科学选购保健食品,3月4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 一是认准“蓝帽子”标识。保健食品须经国家食品监管部门注册或备案,产品包装上应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备案号(如“国食健注G/J+年份+4位顺序号”“食健备G/J+年份+行政区域代码+6位顺序号”)。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查询产品注册或备案信息,核实真伪。 二是认清标签信息。产品名称、原料、功效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方法及用量、保质期等信息应完整清晰,消费者依据其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关键信息,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三是防范虚假宣传。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消费者特别要注意商家在推销中声称产品可治疗疾病、使用“根治”“快速见效”“永不复发”等功效断言均为虚假宣传;警惕非官方举办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会销形式推销产品;警惕伪造“科研机构认证”“国际专利”等虚假资质,相关信息需通过主管部门核验;谨防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 四是警惕直播带货。AI技术的应用,使得产品虚假夸大宣传情形更隐蔽、更难辨真伪,消费者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慎防直播间利用“专家义诊”“患者案例”“限时秒杀”等营销话术诱导冲动消费。若发现直播带货过程中使用医生、专家等形象,或通过AI技术虚拟数字人及公众人物形象或配音来虚假宣传及推销产品,请及时取证并举报。 五是选择正规渠道。优先选择正规药店、商超等正规经营场所或经备案的线上官方平台购买,其他网点购买时需注意查看店铺资质证照,核实经营范围是否包含“保健食品销售”。避免通过无资质微商、私人渠道购买,拒绝通过私人转账、第三方链接等非正规渠道交易。 六是树立科学认知。均衡饮食、作息规律、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根基,保健食品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但不能代替正常膳食。要妥善贮存产品,存放时应参照产品标签标注的贮存条件,如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潮湿或阳光直射等。开封后注意密封,按保质期食用。要理性维护权益,购买时注意索要并保留发票、小票等消费凭证,若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虚假宣传,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