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警惕私域直播营销风险
 
2025-05-08 09:58:24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线下免费领鸡蛋加群,线上“养生讲座”虚假宣传推销保健品……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私域直播营销风险,科学养老,理性消费。

据了解,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发现,有门店(如社区店、品牌店等)通过线下福利活动引导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进入合作或自营的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线上下单、线下提货”,形成“拉新——直播——社群——复购”营销新模式。其中,部分私域直播间以“养生讲座”“健康咨询”等名义,通过夸大功效、虚构案例、虚假评价等手段推销多种宣称具有养生功效的不同类型产品,存在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风险。

为保护上海市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谨防“话术诱导”。私域直播间常通过封闭场景、情感诱导(如“亲情牌”“专家人设”)、限时优惠等手段人为制造焦虑,甚至谎称相关产品可“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延年益寿”等。此类宣传涉嫌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中所禁止的虚假宣传或虚假广告违法行为,消费者切勿轻信。

同时,应警惕“红包陷阱”。线下门店常以送鸡蛋、小额红包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对周边社区中不擅长网购的老年人颇具吸引力,而这部分老年人也是精准的大健康受众群体。私域直播间主播常通过宣传养生知识,甚至是“伪养生知识”,树立自身人设,为产品打上健康、实惠的标签,让消费者产生在线上领完优惠再去店里消费的占便宜错觉。

消费者在购买前要查验直播间资质,查看其是否公示营业执照、医疗器械或食品经营许可证;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药品须有“国药准字”。此外,应注意保健品不得宣称疾病治疗功能,药品须严格遵循说明书适应症。若主播引导通过个人账户付款、社交平台转账或脱离正规平台交易,涉嫌逃避监管,资金安全无保障,应果断拒绝。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出,保健食品仅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身体不适时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勿因轻信直播宣传延误治疗。对直播间以“免费领礼品”“专家一对一服务”等噱头诱导添加私信、加入会员群的行为保持警惕,勿因小利泄露个人信息或冲动消费。交易时保存直播录屏、商品链接、支付凭证、聊天记录等信息,要求开具正规发票或收据,注明产品具体名称及型号。

消费者如发现虚假宣传、违法广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或遭遇消费欺诈,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反映,也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涉嫌诈骗行为;涉及重大健康损害或群体纠纷可直接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刘浩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保险+”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央行将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
·多孩旅游产品需不断完善
·“五一”假期安徽12315平台接收投诉...
·福建南平:全力保障“五一”消费市场安全...
·福建三明公布电梯维护保养与运行质量监督...
·2025年“五一”上海消费投诉增12%...
·“不起火、不爆炸”成动力电池硬指标 新...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 | ...
·成都神电售卖二手车货不对板 查博士平台...
·“杭产”大樱桃熟了 采摘期持续至5月2...
·解密杭州马拉松经济
·母亲节将至,温馨氛围悄然蔓延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迎下调 100万...
·三部门齐发声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只要看到空地就会忍不住想种点什么” ...
·从“农家乐”到“潮玩场” 乡村变身国际...
·“链式护航”全力相助 浙江智能家电机器...
·超100大类!杭州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再扩...
·在杭州东站坐出租车有省钱技巧?
·美食福利、街头路演、音乐演出……相约阿...
·临安两大新商圈闪耀“五一” 下一个城市...
·杭州“黑科技乐园” 成为“五一”旅游的...
·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7月在杭举办
·给让供给创新与消费潮流“同频共振”
·六部门联合开展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
·《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印发...
·闲置手机有了新去处
·“无理由”并非“无条件”
·莫让“趁节欺客”给消费者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