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北京金融监管局揭示三大非法保险陷阱
 
2025-06-24 09:41:50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保险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6月20日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谨防三大非法保险陷阱。

一是假借保险之名,销售非保险产品。部分在职或已离职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便利和消费者信任,假借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名义,混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概念,以“高收益”“低风险”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非保险理财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严重违反保险行业监管法律法规。二是伪造保险合同,涉嫌集资与诈骗。个别不法分子或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资质的经营主体,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印章、制作虚假保险合同等方式,以收取保费的名义骗取资金,兜售不受法律保护、无法获得正常理赔的“假保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三是以安全统筹冒充保险,资金安全难以保障。某些第三方公司以低价、赠礼、等同保险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此类机构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其与消费者签订的“XX统筹”“XX互助”“XX联盟”等合同不是保险合同,如发生交通事故,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为防范保险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要牢记“三招”。

一是选渠道,辨公司产品。保险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机构购买保险产品,可通过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查询保险许可证、保险中介许可证,通过金融产品查询网站查询正规保险产品信息。

二是防假冒,辨人员资质。消费者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接受保险产品推介时,要注意查验销售人员执业信息,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也可通过金融监管总局政务服务窗口查询其保险销售从业资格,切勿相信任何“代缴保费”服务,保费应直接支付至保险公司账户,切勿向个人账户或不明平台转账。

三是多留心,辨保单真假。投保完成后,消费者一定要留存好保险合同、保单等,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保单核实,或通过中国银保信旗下的“金事通”APP查询名下保单信息,也可通过“中国银保信金融科技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扫码查验”服务功能,查验电子保单真伪。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本周柠檬变身“水果刺客”价格冲在了“贵...
·金价波动之下,黄金消费市场有这些新趋势...
·机构不接待、教练不愿带 老年人去健身房...
·追溯码助力严查“回流药” 让药品来源可...
·人工智能洗头是噱头还是创新?
·边看“荔枝”边吃荔枝 小小荔枝如何火热...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成效亮眼(新视窗·感受...
·福州招募百名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
·太原部署打击整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陕西延安:督促商品交易市场提高消费纠纷...
·河北唐山: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销售
·2025中国家电服务业发展大会在上海举...
·多元体验点燃“夏日经济”体验“藕花深处...
·一颗5元 全国柠檬大涨价
·年轻人理财破局方法论
·舌尖上的毕业礼 从妈妈菜到山景宴,每口...
·“2025中国办公商用家具十大品牌”公...
·“假水”“水晶泥”安全吗?桐庐开展校园...
·猪马肉化妆美容成了“驴肉” 余杭开展制...
·如何玩转“奇妙”杭城夜 这些AI潮玩生...
·绿道轻徒步火了 催生夏日消费新场景
·锚定情感共鸣打造长线爆款 茶饮品牌如何...
·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杭州以“三...
·3小时! 杭州空港口岸恢复直飞日本冲绳...
·上周猪肉和蔬菜交易量上涨
·中消协倡议:反对食品浪费 抵制极端吃播...
·这样的商业为何吸引年轻人
·全方位扩大国内食品需求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成效亮眼
·演艺经济撬动城市多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