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接到一名外地消费者投诉,称在一次意外失火后,自己的一件真丝衣服瞬间助燃,黑烟伴有一股塑料烧焦的刺鼻味,火灾后留下许多硬质的胶块物,她由此怀疑这件真丝衣服是假冒商品,希望本报深入调查,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本报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乌镇景区商家卖假货?
首次暗访无功而返
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衣服是她在杭州游程旅游有限公司杭州城站火车站营业部报名参加“乌镇一日游”时,在桐乡锦绣天地桑蚕博览园所购。
2月23日,记者来到这个报名点,向旅行社工作人员咨询“乌镇一日游”的行程安排是否有购物点。起初,这名工作人员有意回避这个敏感问题,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工作人员有所警惕,说:“现在没有强买强卖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购物点是有的。”
次日上午8时许,记者被安排坐上了去乌镇的旅游大巴,发现车上有一男一女两个导游。一路上,男导游再三告诫车上游客,在景区里多看风景多拍照,东西不要买,特别是紫砂壶、蚕丝被、龙井茶、珍珠、丝巾等,虽然价格看上去都很实惠,但都是假冒伪劣商品,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第一次的暗访并不顺利。按照该旅行社的常规行程,当日除了游玩乌镇景区外,还要去两个购物点,一个是桐乡蒂泰尼珠宝店,另一个是锦绣天地桑蚕博览园。可是,到了蒂泰尼珠宝店后,两位导游特意上前与记者“闲聊”,询问记者来自哪里?手机号码为什么是杭州的?一个人为什么出来旅游?记者回答:因为曾经在杭州工作过,所以使用杭州号码。由于这几天在杭州出差,今天空闲出来散散心。导游告诉记者,这次不到桐乡锦绣天地,大巴返回杭州市区。
锦绣天地桑蚕博览园是此次暗访的“重头戏”,如果不去那里,就意味着暗访失败。
家家养蚕所以丝绸便宜?
回笼资金羊绒衫亏本贱卖?
2月29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桐乡高桥镇的锦绣天地桑蚕博览园,这是一幢4层建筑,占地面积达数十亩,十分气派。院子里停了几十辆来自华东地区的旅游大巴。此时,正好有几辆江苏、上海牌照的旅游大巴在下客,前往购物中心。机会来了!记者跟着人群,顺利地“混”了进去。
购物大厅里,已经有许多游客在选购商品。看得出来,这里的生意还不错。在三楼的真丝女装展示区,记者挑选了4件衣服。售货员说:“现在买真丝服饰最划算,因为要换季了,全部打折处理。”记者问 :“这几件衣服是不是真丝的?”售货员回答:“这个你尽管放心,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养蚕,所以蚕丝很便宜。就拿这件99元的婆婆衫来说,原价要198元,也是蚕丝的,只不过丝质较差。”
在二楼的羊绒专区,一位售货员大声地向过往游客吆喝:羊绒衫厂家回笼资金,所有羊绒衫亏本处理,最低只要400多元。记者查看了一件羊绒衫的标签,上面标明“100%羊绒”,现价只要480元。记者问服务员,百货商场的羊绒衫为什么卖到了上千元?你们这里为何只卖400多元?“因为我们是厂家直销,马上要换季了,为了回笼资金,所以全部亏本处理了。”售货员说。
送检5件只有1件合格
掺假情况十分严重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权威性,随后,记者将在锦绣天地桑蚕博览园所购的5件衣服分别送往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进行检验,报告显示,送检的5件衣服,只有1件合格,其他4件衣服的面料均存在严重的掺假问题。如由锦绣天地桑蚕博览园生产的“思故乡”牌羊绒衫,标注成分是100%羊绒,实测是由45.2%的兔毛、22.6%的羊毛、16.1%锦纶和16.1%的再生纤维混纺而成,整件衣服不含一根羊绒;由唐依丝绸服饰生产的“唐依容”牌丝绒棉上衣,标注成分真丝含65%、天丝含35%,实测是由锦纶、粘纤、氨纶和聚酯纤维组成,不含一根真丝。同样不含一根真丝的还有既无厂名,也无厂址和成分标示的“苏杭丝绸”女式婆婆衫,检测结果是100%的聚酯纤维;另外一件是“添潭盛泰”牌女式盘扣棉衣,生产厂家是杭州九公实业有限公司,面料标明成分是100%桑蚕丝, 而实际面料掺入了100%的粘纤绒毛。
那么,桐乡锦绣天地桑蚕博览园为何胆敢明目张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监管部门的职责何在?作为旅游城市的杭州,旅游购物商品质量又如何呢?本报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