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315曝光】恒搜宜搜等频被投诉 关键词诈骗何时休?
 
2016-03-16 09:58:35   杭州网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3月15日消息,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主题确定为“共筑消费新生态”,将继续关注传统消费领域和新兴消费领域两个方面,揭露一些行业存在的潜规则,和消费市场中存在的违法侵权行为。

  而近年来,网络“关键词”的投诉、诈骗持续不断,一些公司利用虚假营销、夸大宣传等手段,以及网络关键词持有者急于转让的心理,采取虚构信息、冒充买家等手段实施诈骗,严重扰乱了网络市场交易秩序。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宣布下属国内最大第三方电商维权平台——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于3月9日起,正式启动为期近一个月的“3·15网络消费维权专项行动”。并于3月10日发布了被誉为“电商3·15”的年度重磅报告——《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报告下载:www.100ec.cn/zt/2016report)。

  在报告发布的“2015年十大电商行业热点侵权案例”中,“恒搜科技”被指网络诈骗位列其中,在315之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对近年来投诉较为热门的“关键词诈骗”投诉典型案例进行盘点,此类公司打着“3G行业门户”、“手机行业门户”、“移动实名”、“移动顶告”等诸多名头进行“蒙骗”。

  典型案例一:恒搜科技被指网络诈骗 移商平台无效果退款无门

  案例概述:2015年1月,消费者称浙江恒搜网络科技以会议营销的方式进行诈骗,号称很多会员注册购买之后一两年内就卖到30万、50万进行诱骗,在自己头昏脑涨中,被对方抓住机会让签订一份合同,当时根本没机会看合同的详细内容,投资了3.6万元开发恒搜科技的城市移商平台,后协商退款无门。

  但是自己购买的“智慧高平”根本就是没用的,页面粗糙,内容简单稀少,看了很不满意,再打电话给他们,他们就开始推卸责任了,说什么合同约定的,市场推广是我们来做,他们只负责技术支持的云云。(详见:www.100ec.cn/detail--6253815.html)

  典型案例二:女子“投资”宜搜等关键词被骗11万元惨遭高利贷逼债

  案例概述:据媒体报道,上海的孙女士接触到宜搜网的“移动顶告”业务,以为抓到了“商机”,然而当一笔5万元的投资花下去后,这些好运都蒸发了。随之而来,围绕关键词发财的各种诱惑诈骗接踵而至,孙女士亦越陷越深,最终被骗11万多,不惜借高利贷,血本无归。

  经不住宜搜的蛊惑,孙女士当即花40000元购买了中文“结婚”一词10年的所有权,又花10000元买下英文“Beijing”一词10年的所有权。宜搜业务员向孙女士承诺:网站建好后,他们会全球招商,凡是与“结婚”有关的行业和店铺,都会集中在“结婚”这个词条下,词条所有者会跟宜搜网运营方按照对半分成,分享广告位租金。就在孙女士等待宜搜网替她招商获利时,宜搜在上海的分公司突然失踪了。(详见:www.100ec.cn/detail--6318429.html)

  典型案例三:揭秘“易查搜索”营销诡招 内容极尽夸张似诈骗营销

  案例概述:长沙一家连锁牙科诊所的分店店长李容为了推广自己的店,他购买了一个名叫“易查”搜索软件的搜索关键词,然而这钱是花了,可效果甚微,让他大呼上当,其花费了1万元购买了易查搜索的关键词“牙医”一年的使用权。

  据调查显示,易查搜索“峰会”讲座内容极尽夸张,采用“一对一”营销手段丰富。易查搜索一场“峰会”下来共卖出数十个关键词,每个根据使用年限的不同售价1-10万元不等,一场下来交易额竟高达百多万元。互联网搜索资深的专业人士指出,类似会议程序违法疑似诈骗营销似有催眠师指点。(详见:www.100ec.cn/detail--6318430.html)

  典型案例四:用户投诉中搜遭退款无门 借高利贷买关键词至今无收益

  案例概述:自己在中搜公司的鼓吹下,购买了关键词,用信用卡刷了两万定金,回桂林后又用房产担保借了高利贷交齐了剩余的六万八千元。说是能够帮操作和运营,提高流量和知名度,平台一个月以后就可以上线,通过招商和植入广告,几个月后就能够产生收益,每月收入3-5千元,还能不断增值。

  而后来平台一直没有收益,中搜方面表示说因为我的余款没有支付,所以招商部暂停平台的运作,我说“矿物晶体”平台款项已经交完了,合同应该生效,怎么可能暂停,他们又找各种理由推脱,说我不接电话,没有参加他们的培训等等,到如今没有得到一分钱收益。(详见:www.100ec.cn/detail--6167439.html)

  典型案例五:九人开驰联公司炒作转让“关键词”圈钱超千万涉嫌诈骗

  案例概述:四川的王先生曾以2万元的价格购买过关键词“汽车配件在线”。近年,他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杭州驰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员的电话,说有买家要花2亿元买他持有的关键词,让他到驰联公司去洽谈。而后,王先生又被骗去20万元,公司说的买家从来都是“子虚乌有”。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朱骏林、王宇轩、韩南阳、张小红等9人批准逮捕。经初步查明,这9人涉嫌通过设立专门的网络公司,以提供“关键词”转让服务为名诈骗,至今已查实被害人70余名,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详见:www.100ec.cn/detail--6318432.html)

  典型案例六:湖南英杰文化用“关键词”诈骗用户被骗36万元

  案例概述:一名岳阳市某公司普通员工在参加了湖南英杰文化传播公司的活动后,在现场他们公司安排的托及业务员和现场气氛的鼓动下,花了18万元抢购了“张家界旅游”这个“关键词”10年的使用权,后又购买了“家居建材”这个“关键词”10年的使用权,刷了两万元,打了16万欠款。

  离开会场不久,意识到自己受骗了。去公司要求退款,英杰公司财务部的人用手机打电话进行威胁,要求我将16万元借款打给公司,否则会启用财务公司收账,收账人员多次打电话给我,威胁我,让我付款。(详见:www.100ec.cn/detail--6318431.html)

  典型案例七:男子误信富发公司高价收购网络关键词被骗12万元

  案例概述:王明早年注册了中华石英网等无线网址关键词,今朝遇到公司高价收购,急于想赚钱的他却落入了圈套,被富发公司先后骗去12万元。

  富发以帮助网站办理诚信认证,费用为7万元人民币。签订合同后几天,王明接到电话,公司告诉他,自己正在北京办理诚信认证业务,但是在办理过程中,发现王明先前的APP认证是假的,若要收购成功,还需重新办理APP认证。后该公司又以办理APP认证业务为由,骗了王明5万元。(详见:www.100ec.cn/detail--6318445.html)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类似平台进行营销的特征明显,误导式会议营销、严重夸大产品效果、打着政府协会幌子。任何一款产品根本还在于价值问题,投资回报率问题。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传统企业切不可“麻木”投资,单纯追求高回报率,要更加关注风险所在。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中小企业关于“手机行业门户”、“移动搜索关键词”类的密集投诉。此类被投诉企业主要涉及宜搜科技、中搜、易查搜索、天搜科技、苏州巨联等。

  此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启动了“手机行业门户”欺诈专项调查,主题为:“手机行业门户骗局纷纷遭质疑,究竟一本万利还是镜花水月?”,详见专题:(www.100ec.cn/zt/anl_ydzf),同时,《中国手机行业门户“欺诈”案例调查报告》也正式对外发布。

  以下国内主要手机行业门户运营商及部分代理商统计表摘自调查报告:

国内主要手机行业门户运营商及部分代理商统计表
企业名称
代理商
销售产品
打着名号
深圳市宜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泽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行业协会
 
海南宜通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政府机构
 
上海中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行业协会
 
上海龙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政府机构
 
海南鑫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置顶广告
行业协会
 
成都速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政府机构
 
深圳市博勇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行业协会
 
福建盈动未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政府机构
 
河南省万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顶告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
北京中搜在线软件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
行业门户
政府机构
 
宁波分公司
行业门户
信息产业局
 
上海分公司
 行业门户
行业协会
北京易查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顺铭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关键词 
中小企业组委会
 
长沙斌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搜索关键词
行业协会
 
南宁市斌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关键词 
政府机构
 
中山市易隆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关键词
行业协会
 
广州市易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关键词
不详
 浙江天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天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搜索关键词
行业协会
苏州巨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市巨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G行业门户
不详
◎图表编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WWW.100EC.CN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律师、姚小娟律师、王小敏律师分别发表以下专业律师观点: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副主任赵占领观点:

  1、这类欺诈行为存在两大特点:一是通过制造概念,包装产品和商业模式,肆意夸大或者虚假宣传,对中小企业主进行洗脑;二是推广或者营销手段存在欺诈或者误导成分,比如假借官方机构、行业协会名义进行会议营销,这是直接的违法行为等等。

  2、中小企业一旦上当受骗,通常存在维权困难。虽然依据合同法,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但是,这类企业的欺诈行为通常采取口头方式或者发放宣传手册,难以获取相关证据或者证据效力有限。

  3、制止此类行为,除了联合众多受害者集体维权外,更需要工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虚假宣传、欺诈营销等不法行为进行行政查处,净化行业秩序,维护广大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小娟观点:

  1、从民事角度讲,虽有诈骗的实质,但系通过签订合同实现诈骗目的。所以,这类型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范畴。

  2、从行政角度讲,可以从合同诈骗的角度,请求工商行政部门予以查处。事实上,部分地区的工商行政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处理。但是,工商部 门的行政执法权更多在于行政处罚,能否帮助受害人追回损失,则存在不确定性。

  3、从刑事角度讲,这类行为可能涉嫌构成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罪名。刑事犯罪的打击是最为严厉,但是需要国家公权力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而刑法罪名的构成,需要严格依据刑法关于罪名的要件来判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前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小敏观点:

  1、打着“国家部委、地方中小企业协会”名号等进行虚假宣传,并故意隐瞒“3G域名只是在第三方平台内登记的网站关键词”等信息,误导客户与其签订合同,属于民事欺诈,该行为在民法上来说属于无效行为。

  2、如果相关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客户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则构成合同诈骗罪,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建议相关中小企业主和投资者在遇到该类推销时,要特别谨慎,了解清楚事实的真相,如有疑惑可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不可盲目签订合同,特别是当涉及较大金额的时候。一旦上当受骗,要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中国手机行业门户“欺诈”案例调查报告》还揭露行业欺诈销售手法10招:

    1、惑性话术:

  我是XX公司现在向您推荐搜索引擎某某关键词固定排名的第X位,这个位置很紧张位置很好,您是否需要,我可以现在去拜访您吗?给您介绍一下产品。

  2、装腔配合术

  一是我作为商务代表上午给某公司打个电话推荐某个关键词,下午让公司的另外一名销售代表冒充“客户服务人员”再给这个公司打电话说上午向您推荐的关键词我们的商务代表已经给您被保护了,现在有另外一个公司想购买这个关键词,您要不要这个关键词。这个做法就是为了突出这个词的紧俏性,其实根本没有公司要这个词,他们管这个叫做“打配合”。如果你买了就正好上当,如果你这个时候要求他们打折,他们会说这么紧俏的词还打折,根本没位置,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上当。

  二是就是商务代表A在客户公司和客户面谈的时候,商务代表B给商务代表A按照约定时间打电话说某某词是不是你保护了,现在有人要这个词,你那个客户能不能订,其实这些都是做给客户看的,为了马上让客户签单,这种方法对犹豫不决的客户会效果。

  3、回扣阴谋术

  这种方法只能对项目负责人用,对公司老板不能用。一般给公司负责人的回扣是项目报价20%~30%,最多的可以给50%。这种方法用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这种回扣的具体情况会在网络公司当作案例来分析以培训新员工,很容易透露客户公司和项目负责人的姓名,这种事情知道的人多了,万一被某知情人举报了就会很麻烦。

  4、赠礼打折术

  原则上是尽量送东西而不打折,因为送东西比打折划算,比如送一个价格为500元的产品,实际成本只有300。而且有些东西是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的优惠只是事先不告诉客户有这种优惠,等到客户要优惠的时候再送,这种赠送的对代理商来说根本没有成本。

  5、后留一手术

  一般网站建设的报价都往高里报,然后留出给客户打折的空间,一般报价10000以下的网站至少可以要求打八折,报价10000以上的至少可以打七折,价格越高可以要求折扣越大。不要相信网站套餐不打折这样的鬼话。最好的办法是多找几公司做比较,比价格比功能。

  6、排名位置欺骗术

  商务代表打电话过去告诉客户某个关键词只有固定排名的第3位,其他位置都卖出去了,您早买早受益,其实这个关键词的其他位置很可能也没有卖出去,这么说只是为了说明这个关键词的紧俏性,促成快速签单。因为绝大部分客户都不会搜索引擎给价格位置查询方法。

  7、胡乱编造术

  我们经常听跟客户说某某搜索引擎的访问量是多少,主要针对什么人群,其实这里的数据很多都是编造出来的,有些公司干脆跟员工说:这些数据如果你不知道可以现编,原则是编的合理让客户相信就成了。

  8、优惠幌子术

  这是常用的一种促销方法比如有五五折的优惠,或者买一个词送一个词的优惠,这种大幅度优惠一般是搜索引擎服务商搞的,代理商一般做法是先不告诉客户有这个优惠,等到客户讨价还价时再告诉有这种优惠,为了快速签单,代理商还有把一个月的优惠期说成只用半个月。代理商说下个月要涨价您赶快决定,其实涨价这种消息有时候商务代表是当天知道,有时候要现上网查询价格。

  9、电话蜂巢术

  总之客户买的产品时间越长,商务代表赚钱越多,而这样的产品网站开发公司自己买一般只是一年一年买,甚至几个月一买。

  10、客户洗脑术

  和客户对话时,声音一定要坚定,一定要大声,传递一种强势与自信。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的理念传输给客户,客户不专业,我们专业。如果客户还在犹豫,就一定要追问客户还有什么顾虑,是担心公司是骗子公司,还是有其他的顾虑。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    编辑:赖正河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