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琢磨着杭州做东北大包的人少, 于是捡起爷爷包包子的手艺。” 
信义坊这块,有家名叫“聚串门儿·东北大包”的包子店,虽然刚开三个月,但名声已经在外。有顾客吃了他家的大包子,回来又打包了七八十个。包子店老板刘孟强,来杭州已经十几年,之前在同样的位置干了6年烧烤,三个月前改换门头,干起了卖东北大包的包子店。“我是哈尔滨人,我爷以前在哈尔滨就开过包子店,我琢磨着杭州做东北大包的人少,就重新捡起了我爷包包子的这门手艺。”
三个包子一碗粥 10几元就能吃饱 东北人的豪爽,光从店里的包子就能看出。个头大,白胖的。“我们店里的包子蒸好得有个120克,有二两多呢,一般人吃仨包子再配碗小米粥,就管饱了。”刘孟强说。 店里是明档,就在跟前包包子,调馅、和面、擀皮、捏褶……都能看到。包包子的活儿,是老刘老婆带着原来做烧烤的小伙子们一起干。“为了包出像样的东北大包,我们几个还特地回去学了好几个月呢。”老刘说。 店里的包子就是东北口味,东北酸菜包、鲜肉大包、脆骨四季豆包3元一个,素三鲜包2.5元一个。 刚蒸好的包子,皮都是喧腾儿的,惹人馋。于是每个口味都来了一个。从最有特色的东北酸菜包开始吃起,酸菜酸爽有脆度,有肉香但不腻,一口气可以吃掉一个。“老妹儿,我们家的酸菜是卖得最好的,你吃到里面的‘油滋啦’没?猪肥肉炼完油以后炸出来的‘油滋啦’,直接吃香脆,包进包子里也是一绝。”老刘说。老刘口中的“油滋啦”就是江浙一带的猪油渣,用切碎的猪油渣包包子,去掉了白肉的那一份油腻,又多了一层脆爽的口感,喷香。 鲜肉大包的分量也是实实在在的,肉是散的,每口下去都能咬到肉。脆骨四季豆包,脱胎于东北经典的排骨豆角包,四季豆油润,脆骨又有嚼劲,是很新奇的吃包子体验。 素三鲜包也好吃,馅儿是杏鲍菇、鸡蛋、娃娃菜的,馅儿很素,但是让人吃了还会惦记的朴素味道,就像冬日里一碗柔软的白粥。 一声老妹儿、一碗老式豆腐脑 带你一口来到东北 店里除了包子,还供应各种东北味道。用老刘的话说,有东北早市上的老式豆腐脑,有除了小米什么都没加的小米粥,还有热腾腾的酸菜白肉小砂锅,都是地地道道的味道。 食材的新鲜和干净,是吃的出来的。东北老式豆腐脑,一入口就是满口浓郁的豆香;小米粥也已经熬出了米油,配着热乎的东北大包吃老香了。 小砂锅是老刘新琢磨出来的花样。“这个咱不是夸的老妹儿,你尝尝我们的酸菜五花肉,那东北客人来了都说好。”酸菜五花肉,酸菜微酸脆爽,五花肉已经炖到软烂,跟老板要一碟子蒜泥蘸着肉吃,别提多美了。 早上开门之后,老刘和一帮伙计要一直忙到下午一点钟,才能得空歇歇,继续准备下午的生意。忙活的间隙,在后厨的小伙子们哼起了歌,热气蒸腾间,好像来到了那个热热闹闹的,欢腾的东北早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