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一直以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积极履职尽责,主动践行寓监督于服务的理念,用心用情护权益,协同共治优环境,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2024年,江苏省消保委以“能动监督”为理念,在强化社会监督上出实招,发布文娱演出、江苏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6项消费调查,抗菌纺织品、柔巾等6项比较试验,《第三方测评工作指南》《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经营服务规范》等3个团体标准。以“如我在诉”为理念,在完善纠纷化解手段上创新招,优化“智慧315”消费维权服务平台,推出消费纠纷先行和解激励机制,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承诺单位联盟,推行个人工作室调解机制。截至2024年9月,全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维权投诉15.82万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23.2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14亿元。以“好看易懂”为理念,让消费教育引导显成效,通过地铁海报、运营商短信、快递面单等渠道立体式宣传“3•15”;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进行19次专题巡回宣讲,组织超1.5万人次参与有奖答题活动;发布泡水车、特供酒等消费提示10次和舆情分析6次。此外,强化精锐点评“话语权”,创新开辟“苏消有话讲”专栏,现已推出文章155期,“先用后付”“咖啡加冰”“预制菜进校园”“高铁站按摩椅收费”等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2025年,江苏省消保委将一如既往,厚植服务属性,在“维权”上巩固阵地、稳住阵脚,以数字化赋能“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提升“智慧315”系统效能,提高消费纠纷解决率;关注旅游景区消费、新兴数字消费等领域,探索互动性问答、隔空约谈等维权监督新模式;关注“职业闭店人”等侵犯消费者权益重难点问题,加强公益性诉讼研究。在“消费”中鼓足实劲、下好功夫,聚焦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围绕“一老一小”消费、网络交易领域及民生热点,开展消费调查活动;选取大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产品,特别是标准缺失空白的前沿产品开展比较试验;积极参与生活服务业消费领域标准建设,完善文娱消费等领域标准体系,推动和制定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健康发展需要的标准。凝聚消费者组织合力,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区域协作,打好公开披露、约谈评议、联合惩戒、标准制定等“组合拳”,通过掷地有声的工作成果,扮演好消费和经营活动中的“润滑剂”和“黏合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