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立即付款、不占用现金、过期自动取消、核销后产生账单……最近,一些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推出的先囤后付酒店预售模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由于无须提前付款即可预订酒店,“0元囤酒店”成为一些年轻人旅游住宿的消费新选择。不过,也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酒店预售套餐在使用时遇到无法预约、不能升级房间、临时加价等问题。(据中工网2025年1月14日报道) 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先囤后付打破了先前酒店产品先付款后体验的模式,让消费者在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预订酒店套餐,实际核销入住之后再付款。归根结底,先囤后付遵循的是延迟支付策略。对消费者来说,“0元下单”“想用就用”的模式不仅减轻了资金压力,还让自己获得了更多选择权;对酒店来说,电商平台推迟了与酒店的结算账期,刺激了消费意愿,可以更从容地平抑淡旺季的影响。 然而,先囤后付为酒店囤积的流量未必就能转化为最终的销量。优先保证高房价、高价值的预订是酒店的营销逻辑。在这个逻辑作用下,酒店促销的目的是提高淡季入住率,在设计套餐产品时就会对消费时间、数量和退款作出限制。再者,先囤后付会激发冲动消费,这与真实的消费需求不同,消费者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成行,或因促销规则复杂而放弃预约。所以,在供需错配的情况下,酒店预售套餐兑付难时有发生,流量无法顺利转化成“留量”,消费者也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如何破解这一“留量”密码?一是要完善规则机制。酒店应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真实全面地把预付套餐的适用范围、时间以及排除适用的情形公开告知消费者,并严格按照预售合同履行承诺,杜绝临时设限、加价甚至为吸引流量“空挂”超低价套餐等违约、不诚信行为,完善售后服务。平台经营者应建立健全先行赔付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替代性解决方案,并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加大对违约酒店的处罚力度。二是提升核心竞争力。酒店要做能洞察用户需求的有心人,始终聚焦增加产品附加值想问题、找办法,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0元囤酒店”并不等于零风险。消费者要防止冲动消费,理性评估自己的需求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仔细了解此类产品的限制条件、退改政策等条款,选择充分公开适用范围的产品,并在购买前详细阅读产品须知、适用范围及其他条款信息。此外,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的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