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共享法庭让消费解纷更便捷
 
2025-04-24 09:44:35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4月1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共享法庭”市场监管局服务站,记者见到了雁塔区市场监管局消保站负责人王飞。王飞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传统消费纠纷化解模式下,消费者需要多次奔波,而“共享法庭”通过整合行政与司法资源,构建起分层递进、协同共治的解纷网络。4月1日,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局与雁塔区人民法院联合设立的“共享法庭”市场监管局服务站正式揭牌。这一创新举措,通过将司法服务“嵌入”市场监管一线,借助“一屏一线一终端”的数字化架构,实现了消费纠纷调解、司法确认、典型案例观摩等功能一体化运行。

揭牌仪式后,“共享法庭”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典型案例庭审观摩活动。庭审结束后,雁塔区人民法院法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亮点。

这一场景正是“共享法庭”机制助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缩影。从陕西西安到浙江杭州,从湖北武汉到浙江嘉兴,各地不断涌现的“共享法庭”,以“不增编、不建房”的轻量化模式,打破司法服务时空界限,将“法庭”搬到消费者“家门口”,将消费纠纷努力便捷化解在源头。

分层递进协同共治

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蒲婷婷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说,“共享法庭”市场监管局服务站是该法院设立的第6家“共享法庭”,也是“共享法庭”机制首次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合作。“通过‘共享法庭’平台,法院与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开展联合普法、纠纷联调、法律培训指导等工作,推动消费纠纷化解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打造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分层化解模式,保证司法裁判与行政执法的尺度统一,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的公平正义。”蒲婷婷说。

近年来,“共享法庭”机制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进、落地开花,结出了丰硕成果。2024年浙江全省法院通过“共享法庭”机制累计指导调解纠纷55.8万件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0.7万件,就地化解率达73%。江苏省张家港市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共享法庭”,建立“消保委调解+法院司法确认”快速通道,让小额消费纠纷止于诉前,跑出消费纠纷诉源治理加速度。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市场监管局将硚口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终端机”引入基层市场监管所,实现调解材料一键上传、司法确认线上完成,解纷效率大幅提升。

从共筑“前端防线”到共抓“中端化解”再到共破“末端难题”,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共享法庭”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同共治机制,凝聚行政执法和司法裁判双方力量,为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高效路径。

整合资源创新实践

2023年8月,浙江省海宁市消费者王先生一家人在餐厅用餐时,孩子不慎摔倒受伤,引发赔偿争议。借助“共享法庭”服务站,双方通过视频连线,由海宁市人民法院法官主持调解。法官结合现场视频、双方陈述及法律依据,与调解员共同促成和解,餐厅经营者出于人道主义补偿消费者6000元,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共享法庭”的核心在于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蒲婷婷告诉记者,“共享”二字不仅体现在消费纠纷调解物理空间的延伸,更在于数据、人才、服务等要素的深度交融。

在筹备“共享法庭”服务站的过程中,王飞向记者透露,首要任务是打通数据共享通道。通过深化“互联网+共享法庭”的应用,打通市场监管投诉平台与司法调解系统的壁垒,实现纠纷信息的线上快速流转与类案智能匹配,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除了数据共享,人才共用也是“共享法庭”机制的关键一环。据王飞介绍,服务站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互派业务骨干参与纠纷调解与案件研讨,促进市场监管人员与法官之间的经验互鉴与能力提升,共同培育既懂法律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各地在实践中的探索各具特色。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和监管执法人员参与“共享法庭”庭审观摩,深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理解与掌握。武汉市硚口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终端机+人工指导”模式,培养兼具法律素养与调解技巧的复合型市场监管人员。

王飞表示,建设“共享法庭”还要打通服务共建通道。雁塔区在商圈、园区等经营主体集中区域开展“巡回审判进市场”“法官讲堂送政策”等活动,让法治服务更接地气、更暖民心。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与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消费维权全流程会客厅”活动,将消费维权案件搬进线上普法“云课堂”进行实景演绎,打造出沉浸式维权小剧场,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实用的维权攻略。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共享法庭”实施后的目标,既着眼于末端治理、解决已发问题,又注重前端防控、防患未然,不仅具备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法治宣传等功能,更是将共享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之中,推动消费纠纷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型。

王飞告诉记者,在市场监管一线设立“共享法庭”,是靠前服务的民生工程,让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服务,切实降低维权成本,提升治理效能。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底,杭州“共享法庭”累计参与指导纠纷化解29.6万件次,化解矛盾21.2万件次,提供法律咨询29.1万件次;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通过“共享法庭”在线调解200万元合同纠纷,让当事人“零跑腿”达成和解。

针对合同履约、恶意索赔等高频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和人民法院联合发布典型案例、风险提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对轻微违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司法善意执行”,让执法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法院探索建立小额案件“快速调解、快速裁决”机制,针对纠纷多发、易发、高发的电商、健身、美容等行业,与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探索涉法服务等协作机制,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王飞进一步介绍说,通过“共享法庭”搭建的联席会议、联合调研等机制,市场监管部门与人民法院共同研判新业态监管、网络消费维权等前沿问题,推动监管规则与司法裁判标准的衔接,为完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提供基层经验。

走出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共享法庭”市场监管局服务站,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一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共享法庭”机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期待这一好做法、好经验能够向更多消费业态、行业管理部门、乡镇社区等领域延伸,为构筑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注入更强动能。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徐文智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上线 政府...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共享...
·世界读书日:火把知识“星火传书香”领读...
·卫生巾应急盒首次进网约车,小N:让女性...
·五一假期,来一场“美食+遛娃”的双重盛...
·“黄金巨震”登上热搜 盘中跌破3300...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谁买走了它们、用在了...
·​破解消费帮扶私域直播痛点 “一站式选...
·余杭径山“小油菜”撬动旅游“大经济”
·夏天的夜宵“顶流” 小龙虾尝鲜正当时
·“味美浙江·食在杭州”今天开市
·近期带鱼和小黄鱼零售价上涨
·《2024年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
·全国首个AI首席知识产权官“杭知AI”...
·户外运动 大众体育消费新风尚
·健康消费新需求呼唤新供给
·《食品标识标注指南》出版发行
·狂刷2000多万条被抓 这些“好评返现...
·北京化妆品广告新规征求意见 宣称"温和...
·网络培训产业出现围猎中老年人现象 舆论...
·“青绿计划”启动首个碳普惠专场活动 开...
·3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涉及樊文花、田七...
·多地景区推出“一张门票游3天” 门票经...
·破解“降本不降质”难题 如何实现安防产...
·从“扩规模”转为“增绩效” 物业行业注...
·网络文化“新三样”何以走俏海外
·江苏省消保委:向商品过度包装说“不”
·苏州市消保委呼吁规范足金饰品经营
·广西消委会呼吁:抵制过度包装 践行绿色...
·广东多举措提升无人驾驶航空器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