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老旧街区改造成撬动消费新支点
 
2025-05-12 09:24:05   杭州网

老旧街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其中,在发展类项目中,将改造一批老街区,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厅,建设活力街区,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空间,为市民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老旧街区改造让老旧街区焕发了生机。很多改造后的老旧街区成为促进消费、孕育创新、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延续城市烟火

老旧街区改造是对现有街区的改善和优化,应该避免大拆大建。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分院院长范嗣斌看来,老旧街区改造既是空间焕新、品质提升,更是城市活力场所营造,需要守护城市烟火气息。“烟火气就是竞争力”,守护城市烟火气息需以“人群”和“需求”贯穿更新全过程,有助于产生社会、经济和文化综合效益。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东路特色街区位于成都市老城区内,曾面临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老化、人居环境较差、年轻人大量流失、商业逐渐衰败、街区活力减弱等问题。当地通过焕新玉林东路沿线商铺产业,促进历史文化遗存、烟火市井生活、时尚潮流街区交相融合,打造公园社区幸福生活新场景,让老商业街重新聚集了人气。如今,玉林东路的人流量从改造前每天约1万人增长到每天3万人至5万人。全面更新了沿线商铺153家,“玉林路民谣音乐季”“玉林书拾”等品牌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八街原本是一条普通的城市支路,沿街38栋建筑建于20世纪90年代,周边环境杂乱、临街私搭乱建、建筑外立面陈旧、配套设施不足、商业业态匮乏,严重影响了区域风貌。2022年,威海市依托周边山、海、岛、礁、林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条件,在保持原有特色和魅力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环境改造、景观设施提升、休闲空间打造、服务设施完善、管网配套以及智慧旅游建设等措施,整体提升街区品质。改造后的火炬八街风貌焕新、业态升级、人流量持续上涨,带动周边景区走红网络,助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很多老旧街区改造还体现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运用。有的通过墙绘艺术再现市井生活场景,有的充分利用老墙、老街、老巷等文化资源要素,有的将文化符号和曲艺表演等嵌入潮流商业和空间场景,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让历史记忆转化为各类人群有共情、能体验、愿消费的当代场景。

拉动消费增长

城市更新既关系城市面貌和品质提升,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范嗣斌认为,老旧街区改造有力带动了片区就业增长、社会投资加大、消费流量提升、营收税收增加,印证了“微更新产生强带动”的经济规律。从潜力挖掘到价值创造,培育新消费、新业态、新动能,老旧街区成为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老商业街改造可以在拉动消费方面发挥突出作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周岚认为,城市更新能够促进消费转型提质。通过城市更新优化商业、休闲、娱乐等业态,响应健身、养老等新兴需求,塑造魅力空间,带动消费转型提质。

江苏省苏州市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提升项目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步行空间狭窄、公共空间缺乏、水街特色不显、部分资产低效闲置、古城街道活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步行改善、文化赋能的空间改造,目前已成为苏州热门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通过多元业态引流,激发综合消费活力。街道人流量、经营时长、商户收入显著提升,周末高峰时期人流量比改造前增长3倍以上,街道夜间营业时间平均延长2个小时,店铺客流量和营业额提升30%,部分店铺增长50%以上。在政府引导下,社会资源广泛持续投入,激发沿街约10%的店铺自发改造升级。

老工业区改造通过形成新产业集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带动经济增长。

江苏省无锡市蓝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原址为无锡市轻工冶炼厂、针织厂、五金厂等诞生于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工业遗存,以及部分废弃的供销社、蚕种场等老旧单体建筑和民居。自2019年起,无锡市在此打造综合型产业园、数字文化产业聚集区、生活休闲文化商业街等不同功能板块,先后衍生蓝系列标志性项目,实现企业孵化和业态增值。在蓝系列城市更新项目中,形成多种类业态集群,激发片区经济活力。老旧厂房实现华丽转身,蓝·1956科技文化创业园引进文化、科技类企业60余家,蓝·1982数字文化设计园引进设计、半导体企业25家,蓝湾1917文旅街区引入商户20余家。目前,园区年营业收入超3000万元,整体出租率超过90%。

构建长效机制

老旧街区改造如何推进?由谁运营?资金从哪儿来?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老旧街区改造才能运营得长久,具有旺盛生命力。

创新老旧街区改造可持续实施模式,需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提出,要落实项目资金平衡责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利用各方面资金资源,构建好政府、市场与住户之间的资金共担机制。

周岚认为,城市更新的运营要引入耐心资本,推动经营主体由“过去讲求快周转的开发商”,转变为“注重居民长期需求挖掘的更新运营商”,与所在社区、百姓长期共生、共同成长。

贵州省贵阳市太平路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充分利用老墙、老街、老巷等蕴含云岩文化的独特资源,打造专属旅游体验,以河为带,串联周边历史文化遗迹、商业街区,整体塑造贵阳特色城市文化空间。改造过程中通过“政府基金+银行融资+企业自筹”破解融资难题。2021年起,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市场化运作,创新设立规模为800亿元的“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其中,省级新型城镇化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城市更新领域。太平路街区改造提升由区属国有企业融资建设,总投资4.98亿元,采取“收、租、引”的方式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争资融资能力,通过申请省级新型城镇化投资基金1亿元、向贵州银行贷款2.9亿元、企业自筹1.08亿元,多渠道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

苏州市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提升项目在改造过程中,坚持“政府管基本、市场做提升”,形成政府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更新模式。建立四方统筹的工作组织机制,由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市属国企、专家团队联合成立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专班,联动商户居民、撬动社会资源投入街道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更新过程、维护更新成果,发挥政府引领、社会参与、自主更新的协同效应。

“城市更新不仅要‘空间改造’,更要‘机制重构’,通过政策机制创新实现多方利益平衡、资金共筹、合作共赢。同时,老旧街区改造中发展联盟、商户联盟、业态联合会等机构的建立,也为长效治理提供了良好保障。”范嗣斌说。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记者 亢 舒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网速更快 费用不变 你用上“5G-A”...
·老旧街区改造成撬动消费新支点
·价格降了!榴莲大量上市 一整个期待住了...
·夏季避暑、秋季赏红叶、冬季康养……“银...
·从“营地”到“目的地” 和4亿人一起解...
·母亲节催热“亲情经济” 多地特色礼品市...
·“两新”政策持续支持各地促消费稳增长
·小长假激发消费新活力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十大优秀案...
·超高清加速走进消费者生活
·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办
·五一假期福建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超12亿元...
·优化消费环境工作站上新起点
·强化消费教育 提升维权效能 石家庄市全...
·广东举办电动自行车质量标准宣贯活动
·辽宁阜新:强化外卖食品安全监管
·北京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进农村专项...
·北京门头沟:强化预付卡消费治理
·吉林市: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良市...
·黑龙江:8部门联合打击“神医”广告乱象...
·天津滨海新区:你拍我查严管药品保健品虚...
·吉林白山:整治市场突出问题 打造放心消...
·百亿步行街,数字新玩法 杭州湖滨商圈打...
·“一张膜”畅销海内外的启示
·4.5元/斤,乔司西瓜已正式上市!很多...
·价格偏高仍受食客青睐 藕带成热门“季节...
·90%物品靠网购 Z世代钟爱“快递”出...
·跨境电商空运出口更便利 科技赋能通关时...
·减钠不减鲜 调味品开启“盐值”调控
·组团狂退演出服,“薅羊毛”之风当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