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求职旺季,这些新“坑”要避开
 
2023-03-14 13:45:48   杭州网

“公开招聘凶宅试睡员,日薪2000元,工作内容包括在凶宅试睡并勘察有无异常等。”近日,浙江杭州一公司开设岗位招聘“凶宅试睡员”,丰厚的报酬和轻松“躺赚”的工作内容引来不少关注。然而,有专业人士表示,这类招聘多为骗局,应聘者可能陷入购买对方设备、交家具家电押金等连环诈骗。

伴随着“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到来,各地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陆续开展,很多求职者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然而,火爆的求职市场中也混杂着部分虚假信息,求职者需谨慎甄别这些新“坑”。

名为招聘,实为诈骗

近期,上海静安区人社局向来沪务工人员发放自制的务工提示,提醒广大务工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其中就包括“流窜”招聘诈骗: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号,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小刘在参加一场校园招聘会时,就遇到过“流窜”在场地周边的假公司。摆放着招聘传单的办公桌、精美的宣传海报、穿着套装的工作人员……据小刘介绍,这些“蹭热度”的企业将展位摆放在招聘会场周边,往往给出听上去极为丰厚的待遇条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在上前了解后,对方却表示需要交纳“报名费”,小刘和同学意识到不对劲,果断离开了展位。

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小刘还得知,部分展位在临近结束时,又换了另一波招聘单位。她对此表示担忧:“在动辄上百个展位的招聘会现场,尤其是人员流动量极大的露天招聘场所,哪些是通过正规流程注册参会的企业,哪些是打着招聘旗号的假企业,一时间真假难辨。”

交保证金后就没了下文

近几年,直播带岗、短视频招聘、AI面试等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渠道的线上招聘形式被许多企业采用,招聘入职手续全流程均可实行线上办理。随着线上招聘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些骗局也露出马脚。

此前媒体报道的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模仿某中学的教师招聘公告,将其中的联系方式更换后重新发布。招聘信息显示,符合条件、考试通过后入职有事业编制。求职者向其邮箱投递简历后,收到符合条件的答复,并要求提交100元考务费。而对方收到费用后,却以各种方式推脱说没收到,要求重发。该案被查明的涉案资金达100多万元。

此外,还有部分求职者通过网络发帖表示,自己通过了招聘面试流程,交纳保证金后等待线下办理入职,却被各种借口推后。一段时间后,该求职者仍未等到入职和开工通知,联系当初应聘的企业也没有音讯,才意识到被骗。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雨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求职者要提高警惕并拒绝用人单位收取不合理费用或押金、保证金等行为。

明确招聘主体信息

记者留意到,无论是虚假包装、内容嫁接,还是拖延入职,这些招聘新“坑”的目的,都是向求职者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例如报名费、培训费、考试费、介绍费、保证金等,再通过其他方式脱身,让求职者寻觅无门。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叶林向记者介绍说,《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合法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般需要具备两类证照:一类是机构本身的主体资格证明,如营业执照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另一类是根据机构所从事的具体业务类型办理的许可或者备案。

“求职者应选择参加正规部门组织的招聘活动,如高校、公共人才就业中心、有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蔡叶林提醒,要学会识别虚假的招聘信息,尤其是要问清楚招聘主体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务派遣单位,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等官方渠道以及经有关部门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查询主体存续状态以及相关信用信息。

此外,蔡叶林建议,求职者可主动对招聘单位、招聘岗位等进行背景调查。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对填写的资料和招聘单位出具的资料或资质许可等,均可进行扫描或拍照,以便事后进行查证或作为相关证据资料进行保存。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记者 刘小燕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0基础,月入过万元?火热的“副业培训”...
·中消协等倡议:鼓励线上点餐推出“菜量自...
·北京东城召开“3•15”消费者权益日主...
·上海金山:探索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新思路
·福建:举办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
·凝心聚力再出发 上海市召开2023年3...
·江苏徐州:开展3•15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电暖器网店“1整周1度电”宣传误导消费...
·江西将开展系列活动“提振消费信心”
·存物业费管理混乱等问题 浙江绍兴发布住...
·北京朝阳:百家建材企业承诺“线下购物7...
·河北唐山: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进校...
·北京丰台开展3•15普法宣传活动
·制止餐饮浪费 |宁夏石嘴山开展制止餐饮...
·江苏南京:“美丽乡村 放心消费”活动进...
·广东佛山:“五道加法”推动消费维权高质...
·福建漳州拓展ODR企业覆盖面 推进放心...
·福建福州:品鉴马尾区特色预制菜 提振消...
·浙江鄞州:为美丽消费护航
·黑龙江1.3万家单位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
·广西桂林启动小油坊智慧监管 提升花生油...
·湖南组织开展3•15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山东青岛立案查处利用格式条款侵权行为
·凝心聚力再出发 上海市召开2023年3...
·浙江诸暨:打造汽车消费多元共治模式
·制止餐饮浪费 | 中消协联合七家行业组...
·广东省消委会召开3•15专题会 建言献...
·广东省消委会举办3•15系列宣传纪念活...
·广西北海重拳整治旅游消费市场 营造安全...
·上海出台广告产业园区管理办法 推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