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1元保费赔600万 这口“馅饼”吃不得
 
2023-08-09 13:18:44   杭州网

健康险“魔方业务”引起监管关注

“1元保费,赔600万”,投保人汪大伯正是看到标注如此字样的手机广告,才下单了某保险的百万医疗险。投保了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第一个月1元,第二个月开始就165元,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贴进去一千多块钱。”无独有偶,和汪大伯有一样遭遇的人还不少,记者打开某短视频网站,关于1元投保百万医疗险的帖子层出不穷,缴了几百几千然后退保的大有人在。

实际上在保险业界,从业人员一般称上述操作为“魔方业务”,是部分互联网保险的一种营销手段。目前,监管方也已留意到“魔方业务”,部分地区已明文规定不得开展此类业务。

1元投保“魔方业务”的文字游戏

打开短视频App,搜索“1元保险”,第一个视频赫然就是某家保险公司的宣传广告,“网上保险每月1元起投保,每月低至1元”,邀请代言的还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其在视频中不遗余力地讲解着“每个月保费1元,最高600元保额”“有无社保都能保”“在线理赔,国民大品牌”……视频下方就是官方投保入口,手指动一动即可投保,很方便。

经受了无数1元医疗险广告“洗脑”之后,不少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下单了。“第一个月1元,第二个月14元,每个月金额递增。”“我被坑了5个月,第一个月1元,后来每个月79元。”“我朋友买了,每个月扣费好几百。”“自动扣费,防不胜防,后来把手机自动扣费关了。”……翻看评论页面,不少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知大家别入坑。

记者点击视频下方的投保入口,可以看到“最高600万医疗保障”“保费每月仅需1元起,以后每月保费相同”的宣传字样。不过,申请开通后,保费从1元变为2.16元,而在支付2.16元后,该页面不断跳转出升级保障的相关提示,随后记者选择同意升级并再次付款,最终记者所购买的保单显示,该保单为期1年,目前累计缴费2.16元,下期应缴费用为30元。与宣传字样上写的“每期保费相同”“保费每月仅需1元”大相径庭。

并且,当你点开投保页面的时候,系统会让你开通自动扣费功能,大部分的人很难找到这个取消扣费的按钮,只能无奈地一直缴下去。

揭秘“1元保险”内幕

事实上,所谓的健康险“魔方业务”,主要是指在投保过程中保险方增加了一道流程链路简化的“保单批改”流程,以低价产品引流后再引导用户升级保单,导致消费者对于“升级”这一过程产生较大质疑。

“一般以一个价格低、保险责任窄、免赔额较高的低门槛的产品,特别是医疗险产品,吸引消费者投保,实际上,这类产品理赔门槛高,在产品设置上有一些坑,当消费者受低价等因素吸引投保后,会跳出一个高价升级版产品界面,在并未明确说明介绍或简化产品信息等情况下,让用户选择是否升级产品,进而实现保单批改。”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保单批改”这一流程,该人士进一步解释,“这个产品在报备时,有A、B款,其中A款可能价格较低,B款价格较高,这种营销方式就是通过A的低价获客,然后让用户在投保过程中通过保单批改形式升级到B款。”而魔方业务在“保单批改”过程中并不会告知消费者产品详细信息,并通过简化投保链路,仅向客户呈现一个简单的页面,提供一个简单的“yes”or“no”的选择。

据介绍,这类医疗险往往是短期月缴产品,升级后的保费会大幅增加。“首先1元不等于以后每个月都是1元,当你查看次月的保费价格时,就会发现,保费上涨到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金额,他只是把需要按年缴的保费分摊到了每个月。”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有些用户可能就仅关注到升级产品,但并未关注价格的上浮。

此外,还有哪些猫腻呢?很多人看到600万保额会觉得生病住院之后赔付金额会很高,实际上,医疗险是报销型险种,生病住院之后能赔多少要看实际花费的情况,一般是扣掉社保已经报销的部分,再扣掉1万的免赔额,之后才是真正可以理赔的金额,大部分人买这种保险最后都理赔不了。

“投保的时候,根本没有把健康告知页面弹出来,百万医疗险是对健康要求非常严格的险种,很多比较常见的身体异常,如高血压、息肉、结节等大概率是会被拒赔的。”上述业内人士补充。

对于“1元投保,百万赔付”,有网友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能掉下来的大概率只会是‘陷阱’”。

其实“魔方业务”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且早已引起监管注意。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向深圳各财险公司下发《关于个别短期健康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直指“魔方业务”,并要求辖内财险公司不得开展任何类似业务。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晓珺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8月多家车企官宣降价 最高降幅达6万元...
·一张剧照带火“同款”商品 影视IP衍生...
·电梯突然停住不动 锅炉阀门泄漏怎么办 ...
·十几元“小物钓”俘获年轻人的心
·杭州上半年共接待游客5323.6万人次...
·连跑6家银行都扑空 暑期出境要换外币记...
·小蟹35一斤,大蟹100一斤!梭子蟹当...
·新型旅游方式火了!“城市漫步”受追捧 ...
·共享按摩椅别成安全隐患
·变相强制游客购物 一些跟团境外游成了“...
·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超2.4万亿元 餐饮...
·旅行社岂能异化为“黄牛”
·保险理赔三大痛点待解 在线化、智能化、...
·宠物医院诊疗行为不规范问题备受诟病 专...
·假探店,真广告?短视频 “隐形种草” ...
·丁兰乐潮街上有家宿州小吃摊,快来打卡
·这个盲盒无论开出什么都是一份善意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余杭推进食安建设...
·选购头盔时注意这“五要”
·这种被拒收的5角纸币 究竟还能不能用?...
·舟山开渔“第一风”梭子蟹回来了
·从渔民家常菜到“网红砂锅”,再到创新小...
·查检“绿色通道”验放货物1726 批、...
·“大学生代遛狗” 火遍全网
·夜健身点亮夜生活 “体育夜经济”增添消...
·“一赛一方案”“食”刻守护 萧山完成2...
·擅自使用杭州亚运会会徽 杭州一家茶叶经...
·“西溪迎亚运”精彩运动市集点亮夏日夜经...
·天目里、文三数字生活街区成夜间“热选”...
·新消费激活新势能 打造多维度融合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