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六家机构联合发布“双节”消费提示:微信、朋友圈买月饼要谨慎
 
2023-09-23 08:48:48   杭州网

中新网重庆9月22日电 (梁钦卿)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临近,庆贺团圆的月饼、茶叶、点心类节日食品进入销售高峰期。

为让消费者更健康、更科学地享受美食,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2日联合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青海省消费者协会、甘肃省消费者协会这5家机构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者要谨慎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所谓“手工自制”“无添加”月饼,以防买到“三无”产品。

以上6家机构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拒绝购买过度包装食品和“天价”月饼、茶叶类产品,对市场上销售的月饼、茶叶类产品进行监督。根据标准规定,月饼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且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等;茶叶及相关制品包装层数不得超过四层,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等。

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摒弃“面子”心理,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应关注产品货真价实、日期新鲜、配料健康等“里子”因素,主动选择包装简约适度、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不过分追求“奢侈”“高端”“名贵”食材,让月饼、茶叶类产品消费回归传统文化本源。

消费者应注意查看产品的外包装是否完整、清洁,查验相关信息是否规范、完整、清晰,如SC标志、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生产厂家(地址)、执行标准号等。理性对待“满减优惠”“买一送一”等各类打折促销活动,谨防商家“先升后降”的虚假打折。建议消费者要对促销规则、适用范围、活动期限等条件了解清楚后再购买。

选择网购时,消费者应注意查看平台内店铺是否公开营业执照信息、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及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等,选择证照资质齐全、信用良好的商家。不要过度沉迷于“网红、测评直播带货”,警惕所谓的“爆款”“限量供应”“限时秒杀”等营销套路和“保健月饼”“中药月饼”等夸大宣传。谨慎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所谓“手工自制”“无添加”月饼,以防买到“三无”产品。

还需注意的是,消费者应主动索取发票、收据等消费凭证,收集并保存好促销宣传、产品介绍、支付信息、聊天记录、商家承诺等信息。一旦遭遇权益受损,先行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解决。如不能协商解决,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消费者组织投诉举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梁钦卿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广东深圳:开展质量安全进社区活动
·安徽:禁止以卖惨、炫富、恶搞等方式进行...
·北京石景山:开展散装月饼安全检查
·黑龙江:三级联动开展广告普法宣传活动
·整形“整丢”肖像权?湖北宜昌消委会点评...
·新疆大闸蟹线上开卖,“疆浙沪”包邮,吃...
·跨界联名,销量真的好吗?
·野生菌经纪人、卖菌主播 野生菌交易繁荣...
·家庭除虫服务行业就业缺口达百万人 行业...
·高速极速光速抢票费用不等 “抢票神器”...
·国货凭什么只配论斤卖?
·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开幕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江西主场活...
·上海首推中式正餐绿色餐饮服务认证
·12天预计发送旅客逾3700万人次 长...
·拥抱八方来客 提升消费体验 杭州,烟火...
·亚运会开幕在即 杭州“观赛游”成“十一...
·上周家常水产品价格上扬
·退电影票收七成手续费?门槛过高不合理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发布
·别让儿童“感统训练”跟着感觉乱走
·餐厅系统自动收取餐位费 警惕“扫码点单...
·门店数量明显缩减 外资快时尚品牌为何不...
·江苏南京:开展“校园食品 我在守护”主...
·江苏南京:强化网络售药安全监管
·湖北武汉:月饼包装普遍“瘦身”
·坐高铁逛八闽 福建玩转“铁路+文旅”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 绿色化...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 | 品质...
·电影票价格复杂难懂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