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跟我商量过,直接就打开了我车辆的发动机,然后告诉我维修费高达2万多元,这让我怎么接受?起码要跟我商量一下吧?”说起自己的车辆李女士气不打一处来。
一起交通事故,“小修”变“大修”
前段时间,海盐县百步镇东8组的李女士每天吃不下也睡不好,像是有块石头压在心头似的,因为她驾驶小轿车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而后汽车在修理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让她本不愉快的心情变得更糟糕。
事情还得从2015年的12月4日说起。当天李女士驾驶小轿车在海盐县沈荡镇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报警之后,损坏的车辆由沈荡镇的一家小型汽修店进行维修。
“我当天就找了这个老板来定损的,他说根本不严重,那我也就放心了。”李女士如此向记者表示。原来汽修店陈老板在看了事故车辆后,认为车辆损毁并不严重,只需更换保险架、螺丝等零件即可。李女士心想既然没什么大的损伤,就将车留在了修理店里,放心离开了。
但是,在车辆修理过程中,陈老板发现更换零件后,车辆依旧存在问题,于是擅自打开汽车发动机进行维修。“我当时心里也没多想,就想着将车辆赶紧修好。而且我也在微信上跟她说过的,是她自己没有听明白。”陈老板说。
随后,陈老板告知了李女士这汽车维修费大约要2万多元。李女士满心疑惑地来到汽修店,等看到自己的汽车时,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原本说好只是更换保险架、螺丝等零件,现在汽修店却将自己汽车的发动机拆了下来。
消费者要求解释,店老板拒不认账
发生这样的情况,李女士表示自己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老板表示自己在事前已经告知过我了,说我的车需要更换一个传动轴。但我哪里知道传动轴到底是什么?根本就没有跟我说清楚。”李女士气愤地表示,“既然是大故障,你就应该叫我过来,当面说清楚。我清楚了,同意就修不同意就不修。发动机打开那是大事,怎么可以随便就打开呢?”
李女士与汽修店陈老板进行交涉,要求对方作出合理解释,并作出相应赔偿。然而陈老板认为自己并没有错,拒不给出合理解释,也不道歉。于是,无奈的李女士只好向海盐县市场监管局沈荡分局进行投诉。
消保委:擅自打开发动机行为欠妥
在接到李女士投诉之后,海盐县市场监管局沈荡分局立即进行走访调查,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李女士认为汽修店未经同意,擅自打开汽车发动机,出现重大错误,应承担赔偿责任。而汽修店陈老板认为自己之前通过微信告知过李女士需要更换传动轴,而传动轴是在发动机内部,更换传动轴必然要打开发动机。
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调解员认为,作为一般消费者,并不知道传动轴的具体位置,汽修店应当明确告知李女士需要打开发动机这一事实,然后由李女士确定是否需要打开做进一步修理,但汽修店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擅自打开,其行为确实不妥。
经过调解,汽修店最终承认自身的错误,但双方在违约金的数额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经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汽修店老板陈某以4.3万元的价格购买李女士的事故车辆,后期维修等费用全部由陈某自行承担,双方纠纷终止。
近年来,市民汽车消费热情高涨,维修纠纷不可避免。在此,海盐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修理车辆时,应尽量选择有资质、正规的汽修单位,如4S店等。同时,要多留个心眼,时刻关注车辆的修理状况,一旦遇到消费纠纷要及时向消协等部门进行投诉。另外,汽修店在车辆维修时,应与消费者保持沟通,以免惹来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