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全国节能宣传周”,酒店是不是要取消免费提供“六小件”话题再一次引起关注。
尽管早在2008年,就倡导宾馆饭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然而,绝大多数酒店因为怕“得罪客人”而放弃了推进,但也有酒店坚持了下来,并把环保打造成一种特色文化。现状:客人难接受,酒店“六小件”依然存在
近日,笔者以住店客人的身份,询问几家五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需不需要自带洗漱用品。得到的答复都是“不需要,客房里为您提供一次性的”。
“不是我们想提供,实在是无奈之举。”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响应业界号召,推出“环保房”,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那段时间,老有客人打电话投诉,为什么我花了钱,连个牙刷牙膏都不提供?最后还是我们妥协,把洗浴用品送过去。”她说,一段时间下来,不但“六小件”的使用量没有明显减少,反而增加了额外的人力成本,酒店只好把“环保房”取消。
“‘六小件’成本很低,一套两三块钱。没必要因为省这点钱,得罪客人。”一家经济型酒店的店长表示,“我们要是取消的话,客人觉得不方便,很可能转而去住其他家酒店,那就得不偿失了”。对策: “叫停”不现实,需引导和鼓励
有关专家称,由于没有强制性规定,取消酒店“六小件”,目前主要还是得靠引导和鼓励。
一位旅委相关人士表示,如果生硬地“叫停”,显然不现实。她建议,酒店不妨适当给予一些“小实惠”,来奖励践行环保的客人。
住友酒店集团副总章蔚告知,“布丁”在创立之初,也曾面对较大压力,有客人直接说“这酒店太抠门了”,转身就走。酒店冒着客源流失的风险坚持下来,“客人预订时,我们都会明确地告知他,我们是环保型酒店,不提供‘六小件’。日子久了后,一些年轻客人慢慢地接受了这种理念,并且把这种崇尚适度消费、环保低碳的观念向朋友宣传。”
一名旅行社负责人告诉笔者,从1992年开始,韩国的酒店就开始不提供“六小件”。“刚推行该措施时,当地居民和游客很不适应,但经过近10年的磨合,大家已习以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