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日前,为进一步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在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提升护密维权意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余杭区财政局联合发文,设立商业秘密维权专项补助资金。 举证成本高、维权周期长是企事业单位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商业秘密的主要障碍。一般情况下,商业秘密维权的最大支出为鉴定费和律师费,在行政及司法部门受理侵害技术秘密案件中,多数涉及“三性鉴定”,即非公知性鉴定、同一性鉴定及损失鉴定或评估。参照目前浙江省内大部分鉴定机构收费标准,仅鉴定费就要投入数十万元,对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而言,即使维权成功也代价高昂,企业可能就此放弃维权。 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余杭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余杭区“全域创新66条”等政策文件精神,将商业秘密维权与专利、商标、标准化、浙江制造品牌等知识产权相关奖励补助政策通盘考虑,明确商业秘密维权补助参照专利维权补助执行,企事业单位在商业秘密受到不法侵害后积极开展维权行动并获得成功的,按其维权费用的50%给予补助,单个案件补助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50万元。 近年来,余杭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建立了3个全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2018年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成功创建“全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2019年在全国率先发布《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规范》《园区商业秘密保护服务工作规范》两项区级地方标准。此次在全省率先设立商业秘密维权专项补助资金,是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又一商业秘密保护创新举措,该局同时正积极起草《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省级标准,力求以高水平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