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近日,鲜花电商品牌花点时间宣布完成亿元C1轮融资,吸引了外界关注。自2019年来,该赛道久未“发声”,各大平台均处于暗自蓄力阶段。完善供应链、大搞品牌联名、布局线下新零售,如今鲜花平台开启“花式”抢市场,同时布局“鲜花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曝出融资消息的花点时间继上一轮融资已有三年,此轮是该品牌的第五轮融资。与这轮融资消息同步,花点时间披露了自己的经营数据及计划——截至2020年底,平台累计发出鲜花5亿支,覆盖超300个城市。融资后,花点时间会将其用于持续建设供应链和新零售花店、加强产业互联网信息化、高端人才引进等等。 据悉,花点时间的定位也有所改变,从鲜花电商品牌升级为生活方式品牌,意图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鲜花生活美学”。 从线上走向线下,已成为鲜花平台的一个新方向? 花点时间创始人朱月怡认为,用户的即时性需求要依靠本地生活类的花店来完成。“用户正在经历审美升级的过程,但传统夫妻老婆店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年轻人的审美,所以门店连锁化是一个很大的机会,给门店提供标准化产品,给用户更好的视觉和门店体验。” 她透露,目前花点时间共有200多家门店,大多数是直营店,面积30-40平方米,且店仓一体。由于花店属“轻”零售业态,未来花点时间将在店内设计花艺体验课等定制化服务。 无独有偶,另一家鲜花电商品牌FLOWERPLUS花加几年前也开始布局线下新零售,并在近两年持续加码。记者了解到,FLOWERPLUS花加这两年与来伊份、家居品牌HAY等线下门店搞了各种联名,去年7月,该品牌还在上海开出了首家会员体验店,将鲜花、咖啡和画廊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以鲜花产品为核心的综合型生态体系。 “靠低价卖花早期或许能获得一大批用户,但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必须得是自身现金流较好、拥有闭环模式的公司。”某风投机构业内人士认为,线下新零售或能成为一个好途径。 作为体验感极强的非刚需商品,消费者购买鲜花时更注重产品体验,所见即所得,成为很多消费者购买鲜花时的关注点,这也是众多平台开始布局线下的原因。 记者看到,杭城地铁站内放置了名为“MEGARDEN”的鲜花自助贩卖机,消费者只需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即可开柜购花,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记者在凤起路、大运河等几个站点,看到单支鲜花售价5-12元不等,且常出现售空情况。 该鲜花自助机的杭州负责人李晨葳介绍,去年3月以来他们在杭州地铁站已陆续投放了约40台机子,希望能够拉近鲜花与人的“最后一公里”。 “鲜花虽不是日常消费刚需类品,但应该在消费者有需求时及时出现在人们身边。”李晨葳谈到,“自我创造”永远比“被动接受”更重要,这样的理念,也和当代年轻人愿意展示自我的观念不谋而合,所以接受度较高。 目前,MEGARDEN除主营的线下鲜花机外,也设立了线上商城,以花瓶、花器类为主要商品,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进行不同类别的开放。李晨葳认为,线上和线下只是销售方式不同,未来需求都很高。“我们目前考虑得更多的是让人持续去持有‘生活感’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