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夜幕降临,身着傣族服饰的游客,在璀璨灯火下留影“打卡”,辣椒拌水果、傣家舂鸡脚等各类傣式风情小吃引人驻足。乍一看,与当下火爆的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别无二致,但实际上是杭州街头的一道新风景。 随着夏季来临,夜游也随着气温升高而热度高涨。晚上出门逛一逛,泰式大排档、欧洲鸡尾酒、老挝冰咖啡、西双版纳夜市等新业态层出不穷,足不出市,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能在杭州感受西双版纳风情 是不是很有趣 实际上,自跨省游开放后,西双版纳就有着极高的人气。在微博上,#西双版纳星光夜市#话题猛冲热榜,阅读量达2000万,而在抖音上,有关“西双版纳”的视频播放量已超40亿。 最近,杭州黄姑山路街边的一家巡山令云南火锅店门口,出现了4个独具傣族风味的特色夜摊,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品尝小吃、沉浸式体验“异地旅游”。特地从滨江赶来打卡的赵馨表示,一直没时间去外地旅游,能在杭州感受西双版纳风情,觉得很有趣。 巡山令公关部的相关负责人小时透露,从6月至今,销售量一直在增长。“下午5点半出摊,凌晨1点收摊,每天反复如此能达到2万左右的销售额。西双版纳辣椒拌水果、傣家舂鸡脚、傣家舂南美虾、舂木瓜丝、舂芒果等都是热销产品。” 为什么想到把西双版纳夜市搬到杭州?小时透露,去年冬天曾尝试做过街边云南围炉火锅,效果显著。所以今年想独辟蹊径,通过夜摊的形式招揽生意。 泰国、老挝、欧洲…… 异国风情小摊花样繁多 泰式大排档、欧洲鸡尾酒、老挝冰咖啡……街头式小摊崛起,除了西双版纳,还有不少外国风情。 就在最近,杭州首家街边“泰式露楚”出摊,贴上“泰式甜点”标签的它,出圈即走红。店主樊女士介绍,泰式露楚是一款传统的泰式甜点,人称“泰版绿豆糕”,主要原料就是用绿豆,再配以白糖、椰奶、食用色素和食用胶等制作而成。“在疫情影响下,出国旅游仍然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梦想。‘吃播’流量渐远,‘网红’翻车不断,一开始单纯想做个美食博主,我将泰式露楚的制作过程上传到小红书之后,很多人评论和私信我询问购买方式,我便一鼓作气摆起了夜摊,摆摊地址不固定,余杭区,拱墅区,萧山区都有出过摊。” 摊位不固定、两天营业一次、一次营业半小时、一次只接60份。即便态度“佛系”,樊女士的小摊依然火爆,一个月时间销售额超1万元。自爆单之后,除了做泰式露楚,樊女士也开始制作泰式芒果糯米饭、泰式柠檬鸡爪等美食。 打造异国风情的小摊不止这一家。此前,武林夜市的“老挝冰咖啡”也有迅速火爆的经历。谭秋雨和她的男友小徐摆摊两个月,出售老挝特色咖啡、泰式奶茶、手打柠檬茶带来了多元化的体验方式。 身在杭州也能“说走就走” “五感”体验深入人心 梦回“西双版纳”,秒穿“泰国街头”……这些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杭州夜晚街头一道新的风景线。 浙江财经大学市场营销教授陈颖分析称,体验、沉浸、联想、行动,每一个环节都是满足消费者旅游欲望的过程。简单的夜摊结合异地、异国文创产品元素,令游客在“走走、逛逛”的过程中,对美食、服饰产生联想,从而享受“身临其境”的旅行。 沉浸式体验异地旅游会成为夜摊的新风向吗?在陈颖看来,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夜摊抓住“体验式营销”,通过具象的色彩、声音、气息、味道、质感的“五感式体验”为消费者勾勒了外出旅行的美好图景。“我认为,像这种沉浸式体验在未来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许多城市发展夜经济仍然停留在传统餐饮、购物等单一经营业态上,未能做到因地制宜、将创新性、高品质的夜间消费内容和产品融为一体。“夜经济发展应当与当地实情充分结合,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整合旅游、餐饮、休闲文娱等全方位配套资源。沉浸式、交互式、具有文化内涵、创新元素、艺术符号的夜经济品牌才是发展特色化夜游的制胜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