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赵相超 记者耿记安)“我是消费教育大讲堂的受益者,通过学习,不但使我自己数次避免掉入老年消费诈骗陷阱,我还成了身边老年朋友们的义务消费维权宣传员呢!”谈起河南省漯河市消费者协会的“五堂课”消费教育大讲堂,漯河市66岁的刘先生感触颇深。 近年来,漯河市消协立足本职,服务大局,正确处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加强消费教育引导的关系,积极发挥消费者协会密切联系广大消费者的优势,广泛开展系列消费教育工作,上好“五堂课”,为漯河市消费者营造起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上好“提醒课”,预先防范消费风险点 安全消费,预防为先。上好“提醒课”是漯河市消协预先防范消费风险点的重要一环。该协会高度重视消费知识常识普及,力求增强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消费陷阱辨别能力,倡导科学理性消费。 为此,漯河市消协和市电视台合作推出了《3•15在行动》消费维权电视栏目。栏目涵盖《消费动态》《聚焦3•15》《你投诉,我曝光》《权威发布》《消费新主张》《消费生活大百科》《漯品推介》七大内容板块。《消费动态》发布全国各地产品抽查检验情况,能使消费者及时了解各类产品质量情况;《聚焦3•15》《你投诉,我曝光》通过曝光全国典型案件和本地区真实消费纠纷,邀请律师以案说法,提升消费者自我维权能力;《消费新主张》《消费生活大百科》通过科学的商品比较试验和专家点评分析,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权威发布》以消费警示提示方式,提醒消费者近期热点消费领域存在的消费陷阱,以免上当受骗。 目前,漯河市消协的《3•15在行动》栏目已经播出了67期,曝光各类消费投诉案例120件,发布消费提醒28期,起到了良好的消费维权“提醒”效果。 上好“体察课”,实现消费教育立体化 为使消费教育更加直观、具体、感性,漯河市消协积极探索,以消费体察形式进行教育宣传,努力实现消费教育立体化。在消费体察系列活动中,漯河市消协邀请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维权志愿者、律师团成员、行业协会、消费者代表、媒体记者、人民调解员等深入生产企业参观,企业工作人员负责全程介绍讲解。代表们通过“听、查、看、尝、议”等方式进行全链条现场体察,并结合现场参观感受,纷纷就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问题,企业负责人现场回答消费者代表问题,使得消费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上好“示范课”,推动教育阵地高质量建设 上好“示范课”,是推动消费维权教育阵地高质量建设的必要保障。 为构建消费知识普及长效机制,确保消费教育活动规范化开展,漯河市消协依据《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制定《漯河市消费者协会消费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并持续开展消费教育示范基地认定工作,迄今认定的市级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已达到8家。 在建立示范基地的同时,漯河市消协还安排专人指导被认定的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制定《漯河市消费者协会消费教育示范基地章程》《漯河市消费者协会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工作计划》《漯河市消费者协会消费教育示范基地消费体察活动流程》等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要求,明晰工作流程,以确保科学化教育、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活动。 上好“公开课”,搭建企业群众“连心桥” 为拉近企业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科学认识,使企业对消费者需求更加明确清楚。漯河市消协专门为被认定的8家消费教育示范基地设立了“企业开放日”。 每次开放日前,8家消费教育示范基地都会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发布开放公告,公布本基地消费教育大讲堂授课时间地点、授课内容、授课讲师等信息,提高消费教育活动的群众知晓率,并通过主动邀请和消费者自行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消费者参与度。 通过“企业开放日”系列活动,消费者不仅能够通过讲师授课了解相关行业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方法,而且可以直观地看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增强消费信心。企业也能通过消费教育大讲堂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最新需求,进而有针对性进行产品改良,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截至目前,漯河市各消费教育基地共开展消费教育活动50余次,受教育群众6000余人次,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高效沟通的桥梁。 上好“家访课”,扩大教育活动覆盖面 企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主体,引导其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重要一环。 为提高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和自律能力,漯河市消协将企业、行业协会、商超等列为消费教育对象,持续开展消费教育“五进”工程。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有利于加深从业人员对相关法律的理解,提高法治素养,增强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守法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妥善解决消费纠纷;引导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行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积极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