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大麦网上线演出门票候补功能出台,引起了一波讨论。有的消费者为票务平台此举点赞,也有对平台收取候补服务费提出疑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声,经营主体的价格行为应当更加公开透明。(据11月16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演出市场繁荣发展,但黄牛倒卖热门票,价格暴涨的乱象也是屡查屡犯除之不尽。消费者对此呼声很高,经营者包括票务平台也是想方设法,市场管理者也是多方施策,但是都是收效甚微。这其中,演出市场的短期性一过性,以及粉丝经济的狂热性都是造成黄牛现象的基础。如何破解演出票务市场的困局,显然是一大考验。 现在,大麦网针对过去官方票务平台不设立退票功能,导致演出门票失去正规的二次流转的渠道,从而间接刺激黄牛发育的特点,推出了门票候补功能。可以说候补功能是票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的探索之举,为消费者放心舒心购买演出门票提供更多机会,还能一定程度地抑制黄牛行为。 但是,任何新的服务举措提出可能都会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这正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消费者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各自不同的承受能力,对门票的购买及退换有不同的要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价格制定可能是随行就市,但是一旦公布,对所有消费者都是一视同仁,所以大麦网推出候补服务并公布收费价格,这个行为本身是合理合法的。 同时由于,演出门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临时退票对于以现场演出无论是演出这还是主办单位和票务公司,他们的损失都是难以补救的。这是门票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的特点,因此票务市场惯例是“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大麦网推出的候补服务,其实质是消费者承担6%的票价,可以取得优先候补,同时也把票价的溢价控制在6%以内。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市场的问题。 当然,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毕竟在其他行业早已实现的无理由免费退换货早已成为惯例。但是我们要对细分市场的消费特点做细致的分析,逐步解决市场上的突出问题,合法合理合情才能促进演出市场的“长治久安”,而不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更要提醒平台的是,不可滥用乱用候补功能,人为制造市场紧缺从而变相涨价。 毕竟,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门票候补要候的值补的好,才能树立品牌形象,才能赢得市场先机,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天下经营为“诚”不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