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 《报告》显示,乡村数字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累计建设33.78万个。 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新应用持续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一是用户端应用带来智能化便捷体验。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3.31亿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23.5%;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比17.7%。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占比77.6%;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作为办公助手的用户占比45.5%。从各年龄段网民的使用情况来看,20—29岁网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比例最高,达到41.5%;其次为30—39岁网民,占比23.9%;6—19岁网民占比21.1%。 二是产业端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成果百花齐放,其中文艺创作、网络营销、软件工程等领域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日常工作主要工具之一;法律咨询、智慧诊疗、线上客服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助手已经十分常见。 2024年在政策推动、模式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数字消费领域亮点纷呈。如电商平台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新成效。电商平台企业联合多个省、市级政府给予消费者补贴加码,大力推广以旧换新模式,推动线上消费成交额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594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7.9%。此外,外卖平台无人机送餐成为新模式。外卖平台开展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等多场景下的无人机外卖配送业务,开通超过53条航线满足消费者时效性需求,助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2024年数字业态与文旅有机结合,不断激发数字文旅消费潜能。一是文旅跨界融合带来新活力。各地方政府利用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的传播效应,全方位展示文化、美食、景点等特色,打造全新文旅名片,带动文旅产业和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12月,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5.48亿人,较2023年12月增加3935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9.5%。二是沉浸式体验成旅游新亮点。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五一”假期,全国首批42家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吸引消费者超430万人次,实现消费总额超过2.2亿元。三是微短剧渐成文旅娱乐内容领域新势力。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中国”“微短剧里看品牌”系列计划陆续启动,打造共生增长、开放包容的微短剧产业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