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权益
 
2022-10-19 09:47:22   杭州网

“你好,我是××银行的,我们有一款利率优惠的贷款产品……”近期,不少消费者收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贷款推销电话。近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

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银行”“××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

针对以上中介不法行为,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记者 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买车先查经销商“家底”
·抢滩中高端 “医护级”女性卫生用品成市...
·2022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将于1...
·多地房贷利率下限再调整 利息能省多少钱...
·莫让“小众奶”收割了智商税
·北京海淀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天津河东:多措并举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通州、武清、廊坊三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区...
·天津西青:召开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
·天津西青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警...
·江西发布5项团体标准
·福建南平开展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
·安徽滁州开展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回访
·北京平谷助力预制菜企业开拓市场
·北京丰台:开展调料配料等预包装食品专项...
·北京朝阳:开展世界标准日主题宣传活动
·天猫双11全程价保 买贵一键退差价
·遍地开花的咖啡店 也玩跨界新花样
·卖咖啡还有“暴利”吗?
·巨头跨界“喝”咖啡 醉翁之意在流量
·新能源赛道的高景气度还在不在?看看比亚...
·多家银行券商开通个人养老金预约 每年可...
·​杭州商场里的新式炒货店 “糖炒栗子”...
·杭州可以直飞这些国家了!多家航空公司宣...
·银行券商抢滩个人养老金市场
·萧山区省级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正式投入运营...
·杭州阳光回归 气温回升 水果又多又好还...
·一棵香榧树收益上千元 桐庐新合4000...
·秋意惹人醉 桂花香满城 满觉陇迎来新一...
·福州受理窗口办理首件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