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求职防骗指南 别让这些套路“坑”了你
 
2025-02-14 10:21:37   杭州网

又到一年春招季,大家都希望能找个好工作,但求职路上一定要擦亮眼睛。一些不法分子常常会利用求职者渴望“高薪”“稳定”的就业心理,处心积虑设置“求职陷阱”。如何才能躲开诈骗陷阱不踩坑?看这几个案例提高防诈骗意识。

骗局一:借招聘之名骗取培训费

居住在上海市松江区的小张,通过招聘网站应聘了一家公司,很快收到公司人事的联系电话,称赞其各方面条件俱佳,正是公司需要的人才。但是,想上岗需要相应的技术证书,于是推荐小张参加相关的培训。

小张在交了培训费,领取了所谓的证书后,并没有应聘成功,发现不对劲,就去公安机关报了案。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所谓招聘公司、培训机构,其实都是同一伙人为了诈骗求职者培训费而虚构的。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 公诉人:被害人根据公司人事的推荐添加了培训机构老师的微信,支付了2480元至7800元不等的报名费用,被骗的钱款共计是104100元。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 余厚海:整个环节里面他们分工很明确,环环相扣,很多应聘者最后都觉得没有应聘成功,不是公司的原因,是应聘者确实通过培训,也达不到应聘的要求,而导致最后没有应聘成功,所以很隐蔽。

骗局二:虚构边学边赚钱兼职模式骗取学费

兼职类诈骗,也是近两年招聘诈骗中比较常见的类型。这种诈骗案中,犯罪分子利用话术,谎称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能提供稳定的兼职岗位,虚构可以边学边赚钱,诱骗被害人支付钱款,购买在线课程。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法官 房素平:对于这种未来兼职的前景描绘得是非常的美好的,比方说如果购买了相关的培训,一个月就可以把相关的培训费用赚回来,而且未来是有稳定的一些收益。被告人会提供一些虚假的兼职盈利的截图。

法官介绍,兼职类诈骗,每个受害人被骗的金额可能不大,但受害人总数往往很大。不少受害人因为数额不大,受骗后选择默默承受。这也给公安机关侦破增加了难度。

骗局三:出国务工允诺高回报 骗取保证金

出国务工类诈骗案件,近几年也较为常见。这类案件,因为犯罪分子允诺的工资较高,诈骗金额较大。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出国务工诈骗案件中,被告人唐某与200多人签订出国工作咨询服务协议、履约保证金协议书等,谎称六个月内,能安排被害人赴日劳务,且承诺未办成能按期退款。但最终,既没有办出相应的签证,也没有完成退款。

法官提示,在选择出国务工的劳务机构时,一定要仔细审核其资质,向有关部门咨询相关条件,并慎重选择交费。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法官 余乐:如果当这些机构需要你提交交纳费用的时候,你要问清楚这些费用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金额大不大。万一发现这些机构可能是存在一些虚假的或者是诈骗犯罪团伙的,使得你财产有损失的话,你要及时将相关的证据,转账记录、协议合同等书面文件保存好。这样的话也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劣质“取暖神器”事故频发 快看看你家有...
·这届年轻人拿捏消费:可以买贵的,不能买...
·一“吒”难求!《哪吒2》周边产品卖爆了...
·“诗和远方”中看银发经济前景
·“焕新”遇到适老化“微改造”激活消费需...
·南北冰雪同热 产业消费共兴
·福建发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护航亚冬”知识产权保...
·八部门联合部署改革试点 汽车流通消费迎...
·不能让糟心事再过年
·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着力推进7方面工作...
·湖北:常态化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
·2024年浙江消费市场持续增长,消费者...
·再匆忙也要花十元钱吃一顿“米其林”
·蚂蚁集团发布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年...
·鲜丰水果深耕全球供应链与全国物流网络
·收益“腰斩”?杭州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定存...
·金价持续上涨,杭城小克重金条“一克难求...
·戴的是美观更是愿望 水晶手串成年轻消费...
·“宠托师”来了,哪些法律风险需要规避?...
·绿色智能健康家电新产品加速引领消费升级...
·便利支付让消费更顺畅
·“奔县游”带火宝藏小城
·“银发号”启程——让更多老年游客奔赴“...
·创新文化消费场景打造别样“中国年” 浙...
·聚焦绿色、智能、适老——家装厨卫“焕新...
·各方协同发力 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卖课卖相机卖药……一些“老年大学”怎就...
·即时配送 “跑”向万亿元大市场
·冰雪经济的中国“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