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八部门联合部署改革试点 汽车流通消费迎来新变革
 
2025-02-14 09:44:19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日前,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为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将在2025—2027年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这是近年来有关部门首次针对汽车流通消费领域推出具体实施方案。与以往短期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不同的是,此次新政实施周期长达三年,将对新车消费场景、汽车后市场服务、汽车流通领域等全产业链产生多重积极影响。

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去年以来,为了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活力,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系列促消费活动,市场反响强烈。在此基础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国内新车销量有望同比增长4.7%,全年汽车销量接近33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将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我对于今年车市充满信心。而《通知》将对未来车市发展起到借鉴和持续助推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消费升级,整体新车销量、二手车交易份额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等领域均呈现持续增长势头。其中,新车销售是车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品牌占新车销售份额的六成以上。

《通知》提出,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推进购车指标精细化差异化管理,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多种方式,探索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政策,更好地满足居民汽车购买需求。

受此影响,国内汽车限购政策开始出现松绑迹象。作为已实施汽车限购政策十余年的城市之一,北京分别于2020年7月和2024年7月发布新增小客车指标政策。今年1月26日,北京市交管部门明确表示,2025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配额为10万个,并将于5月26日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而去年增发的数量仅为2万个。业内认为,今年上半年,陆续会有汽车限购城市公布新增小客车指标的消息。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对购置新车进行总量控制,这些城市往往是汽车消费的“主战场”。去年,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购买限制。参考当前持续提升的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可以看出,逐步取消汽车限购已经是有关部门的明确政策导向。

此外,作为新车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智能网联汽车去年的销量超过1700万辆,L2级乘用车渗透率超六成。《通知》提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车消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通信运营企业根据智能网联汽车的具体应用场景需求,对通信网络进行优化升级,确保专用无线电通信频段能安全使用等。同时,地方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提供有效保障。

满足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

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因汽车消费升级和生活品质改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从基本出行工具向高品质、个性化转变,消费者对汽车设计、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汽车改装市场的发展,为汽车现代流通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现代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进一步扩大。

《通知》提出,推动汽车改装、汽车赛事等规范有序发展,因地制宜地打造汽车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跨界融合消费创新项目,促进汽车由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转变。同时,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及企业管理机制,推动完善汽车改装技术标准,加强宣传培训和监管,明确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时,满足居民汽车休闲娱乐需求。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汽车改装需遵守相关规定,消费者仅可对车身颜色、轮胎等少数项目进行改装,其他项目均不符合法规规定。究其原因,与汽车改装行业缺乏设计、质量、安装等统一技术要求、从业者人员水平良莠不齐、服务流程不规范等有关,影响了改装行业的发展。

为改变这一市场现状,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发布的《汽车改装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从基础通用、产品质量、改装服务、技术要求与检验等方面逐步建立我国汽车改装团体标准体系,并将于2025年制定15项以上汽车改装团体标准,初步建立支撑汽车改装政府管理、行业发展、企业经营的团体标准体系;到2030年,促进标准与政策联动,全面推动汽车合规改装普及。

崔东树表示,在《通知》进一步明确对汽车改装产业发展的支持下,一系列汽车改装团体标准的密集发布将填补国内汽车改装标准的空白。随着这些标准的逐步出台,将在支持政府管理、规范改装市场秩序、提升改装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充分释放车辆改装市场的消费潜力。

提升汽车流通消费数字化水平

当前,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日益加速,这一变革推动了汽车产品的升级迭代,数字化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也对汽车流通领域转型至关重要。

去年以来实施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为汽车报废行业带来了发展良机。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可以预见,在更大规模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下,今年汽车报废数量将呈较快增长态势。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汽车现代流通行业亟待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行业预测,今年汽车后市场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元左右,成为汽车市场的重要支撑。

《通知》提出,继续支持高水平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项目建设,鼓励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提升汽车回收数字化水平。鼓励构建报废机动车回用件多样化推广渠道,推动形成“车辆精细化拆解+回用件高效流通”发展模式。

这有助于车企挖掘报废汽车材料全生命周期价值,实现变废为宝。据悉,到去年年底,某自主品牌实现汽车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7%,再生原料利用比例包括保险杠、翼子板内衬、发动机底护板等部件提升至20%以上,蓄电池托盘提升至30%。

除了自主品牌,主流合资品牌也纷纷在绿色制造方面展开战略布局。据统计,宝马、大众等车企采用绿色制造体系,推出了大幅提升乘用车中二次利用材料使用比例、开展退役动力电池的闭环回收项目等,降低了原材料购买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数字化转型方面,《通知》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依托充(换)电基础设施、4S店、加油站、停车场等搭建汽车使用配套设施及服务平台,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更好服务汽车购买和使用。崔东树认为,数据在赋能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供应链水平。此外,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需求,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消费市场趋势、调整销售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吴博峰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护航亚冬”知识产权保...
·八部门联合部署改革试点 汽车流通消费迎...
·不能让糟心事再过年
·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着力推进7方面工作...
·湖北:常态化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
·2024年浙江消费市场持续增长,消费者...
·再匆忙也要花十元钱吃一顿“米其林”
·蚂蚁集团发布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年...
·鲜丰水果深耕全球供应链与全国物流网络
·收益“腰斩”?杭州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定存...
·金价持续上涨,杭城小克重金条“一克难求...
·戴的是美观更是愿望 水晶手串成年轻消费...
·“宠托师”来了,哪些法律风险需要规避?...
·绿色智能健康家电新产品加速引领消费升级...
·便利支付让消费更顺畅
·“奔县游”带火宝藏小城
·“银发号”启程——让更多老年游客奔赴“...
·创新文化消费场景打造别样“中国年” 浙...
·聚焦绿色、智能、适老——家装厨卫“焕新...
·各方协同发力 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卖课卖相机卖药……一些“老年大学”怎就...
·即时配送 “跑”向万亿元大市场
·冰雪经济的中国“冰法”
·消费者自行试吃糖炒栗子被烫伤,经营者要...
·3•15在行动 | 活动奖励提现受阻 ...
·AI无界,法律有边
·福建五部门联合部署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你点我检 共享安全 湖北鄂州举办食品安...
·福建南平:2024年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
·揭秘虚假人设营销乱象系列报道|虚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