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应谨慎授权个人信息
 
2025-05-19 09:34:45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商业性信息和电话的侵扰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干扰了消费者日常生活。5月15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谨慎授权个人信息。

一是认清侵扰源头,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商业信息电话骚扰多源于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渠道包括社交软件、APP注册后台、网购与快递信息以及个人信息非法交易等。消费者应谨慎授权个人信息,避免随意连接免费Wi-Fi或参与扫码活动,定期检查手机权限设置,关闭非必要的数据共享功能。接到推销电话时,应当询问清楚对方的具体单位名称、公司门店地址及工号或姓名。

二是善用技术手段,主动拦截骚扰。面对侵权信息和电话,消费者可采取标记举报骚扰电话或短信、启用手机内置或第三方拦截功能、拒接陌生号码、回复“R”退订商业短信等措施,若退订无效,可向运营商或拨打12321投诉举报。

三是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权益。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已明确拒绝、明确选择取消及未做回复的,经营者仍然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的,均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安宁权。消费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对方单位名称、工号等关键信息,或截屏短信息内容和来电号码,可通过12345、12315、12321等渠道举报投诉。消费者应当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了解掌握防骚扰知识和手段,积极抵制侵权商业性信息和电话,维护生活舒心安宁。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告诫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者,应依法合规诚信经营,只有充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才能够正常、良性、健康发展;也劝喻电信业务经营者,切实承担社会责任,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共同构建安宁放心的消费环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耿记安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标注“官方”的“假官号”为何屡禁不绝?...
·“网约摩的”上线,合规性及安全性引发质...
·充电桩进小区,咋就这么难
·成本2元卖200元,家里漏水维修竟要上...
·因冰雹出险保费会涨吗?看看业内人士怎么...
·市场规模蓬勃壮大,服务网络能效提升——...
·要解压更要健康 年轻人掀起零食“脆脆”...
·四部门联合行动筑牢隐私防线 信息合规进...
·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拥抱消费新场景”系列报道 | 金陵街...
·透视“汽车神器”系列报道|罗马快充真能...
·透视“汽车神器”系列报道|“防撞神器”...
·刷脸不应是身份验证必须或唯一手段
·加力释放年轻人健康消费潜能
·厦门开展酒类流通行业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创...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度电梯安...
·陕西略阳:“三网联动”守护农村消费全链...
·河南开展合同格式条款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
·陕西合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市场乱象...
·积分权益大缩水 多家银行调整规则惹质疑...
·“端午”假期首票开售 “龙舟”“古镇”...
·共品茶香促全球文化交融 第六届“美美与...
·彰显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浙江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将文旅产业打...
·这场外贸主题市集,凭啥吸引这么多市民?...
·不仅外观吸引人,口感更是出众 这批“金...
·美妆企业叩开中东市场大门 杭州海关全链...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
·快闪店频频闪现 这种新消费场景为何成为...
·跨境消费纠纷能在境内解决了!国内首个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