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自家安装可视门铃也不该随心所欲
 
2025-04-08 09:23:35   杭州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门锁、可视门铃等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许多家庭提升生活便利性与安全性的选择。部分可视门铃的摄像头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可实时记录周边图像。然而,若可视门铃安装位置不当,极有可能侵犯他人隐私,进而引发邻里矛盾。

在现实居住环境中,多数居民所居住的商业化住宅采用一梯两户或一梯多户的布局模式,部分相邻房屋呈“门对门”设计,中间缺乏电梯厅等隔离设施。在此情况下,若邻居开门,对门住户可清晰观察其室内活动。若在此类门上安装可视门铃或智能监控设备,将形成全天候“监控”对门邻居室内活动的局面,至少能掌握邻居的出入时间、访客情况等信息。

上述信息显然属于个人不愿公开的隐私范畴。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隐私涵盖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及私密信息。未经许可进入、拍摄、窥视他人住宅等私密空间的行为,均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由此可见,无论是依据法律规定还是社会共识,住宅内部情况及个人活动均属于隐私保护范畴。需强调的是,即便身处公共场所,个人隐私权与肖像权仍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录制、传播。例如,在超市、餐厅等公共场所,探店博主或经营者未经许可擅自录制他人视频并传播,均可能构成侵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此外,根据《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除禁止在旅馆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内部之外,还禁止在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

如果可视门铃的摄像头正对着邻居家门和住宅,即便是安装到自己家门上,也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住宅安宁。

可视门铃虽小,却事关邻里关系,更事关他人隐私。人们使用可视门铃等智能化设备本身并不违法,如果不是“对门”格局的房屋住宅,安装可视门铃后不会摄制公共区域,仅摄制自家门前的私人领域的话,未必构成侵权。但当可视门铃能拍摄到他人活动的私人空间,或者拍摄范围扩大到公共领域的话,就面临着侵权风险。如果非要安装可视门铃,也应注意保护他人隐私权益,选择合理的方式和位置,并通过调整位置、安装挡板等方式调整录制视频的范围,尽量将录制视野控制在自家门口,避免摄录到他人的行为及活动,减少对他人的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史洪举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三部门联合发布《意见》 推进金融纠纷调...
·自家安装可视门铃也不该随心所欲
·“人人喊打”让“照骗”无处藏身
·氢能汽车离我们有多远?陕西首条氢气瓶检...
·消费供给提质的有益尝试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特色...
·积分悄悄过期消费者数千元权益蒸发 中免...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实施 明确安...
·“不添加”“零添加”概念被叫停 新国标...
·“春日经济”激活消费新场景
·约定扣除手续费后退费 消费者:三个月还...
·毛绒玩偶撑起IP半边天 情绪消费推动市...
·“黄油年糕”在烘焙界一夜爆红 热量高、...
·前三个月免租金、市场帮忙进货 杭州的年...
·擀烧饼,“擀”出一番天地
·住客信息被泄露给他人冒用 酒店游泳券背...
·悬崖上的咖啡馆、蘑菇尝鲜游……清明假期...
·APP频频“越界”,隐私保护把好三道关...
·最高涨12% 古越龙山、会稽山同时官宣...
·新消费催生“职业新鲜人”
·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提振消费政策和行动
·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满足养老需求
·释放AI大模型促消费潜力
·强化网售食品安全监管
·科技创新赋能家电换新
·“羽衣甘蓝”成茶饮店新宠 喝了真能减肥...
·用户增长运营师:让用户“流量”变“留量...
·1斤20元!你爱吃的“它”,即将大量上...
·聚人气!“后街经济”激发消费新潜力
·“鲜花经济”规模达千亿级 文旅融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