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项重要规范的落地实施,未来高品质住宅的发展图景正日益清晰。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规范》以构建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住宅环境为目标,为消费者描绘了“好房子”的生动模样。 《规范》围绕住宅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及关键技术措施等核心要素,系统整合了原有的分散设计、技术、施工规范,提出了“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的32字建设准则。这些准则精准回应了当前消费者对住宅产品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新需求,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中大宗消费的更新升级和消费品质提升,提供了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标准指引。 住宅不仅是居民日常起居的物理空间,更是承载情感、实现梦想、促进交流的人文港湾。设计建设充满生活气息的住宅,既展现了百姓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质量基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振消费意愿、实现高品质消费生活,提供优质住宅产品是重要手段之一。 当消费者能够轻松选购到“好房子”、顺利入住并精心装扮自己的家,当“好房子”成为连接消费者与未来美好生活的桥梁时,住宅的物理价值与人文意义将得到最充分的彰显。此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已明确提出要更好地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充分激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潜力。显然,以更高标准打造住宅产品,才能持续满足消费者对“好房子”的内在追求,推动住宅产品供给在更高层次上动态匹配消费者的新需求。 《规范》规定了“好房子”的设计细节与质量标准,使消费者心中的理想住宅蓝图得以落地。层高不低于3米,多出的20厘米不仅改善了通风、采光与装修条件,更为品质生活预留了成长空间;4层及以上楼宇设置电梯,是对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回应,让数亿老年人实现电梯上下自由;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电梯轿厢和公共空间,为构建智慧家庭奠定了基础。此外,隔声性能、日照标准、门宽尺寸、便池扶手预留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升级改造,让“好房子”从开发商的营销口号变为实实在在的居住享受。 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消化存量市场的同时,提升增量市场的住宅品质,以“好房子”的卓越魅力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可以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这部技术向上、人文向善的《规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物理意义上的“好房子”,更成为情感交融、价值实现的好载体。当老人爬楼不再艰难、卧室充满温暖阳光、网络覆盖每个角落,城镇乡村遍布充满科技与智慧的住宅,这样的“好房子”将充分满足消费者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助力住房消费潜在需求的全面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