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利亚德等概念股涨幅均超10% 商报讯周末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掀起了行业热潮,也引爆了二级市场。昨日早间,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0.84%,报9440.57,成交额212.36亿元,东方锆业、奥比中光领涨。港股方面,虽说昨日休市,但概念股小米和优必选此前一个交易日均收涨,分别涨1.7%和0.36%。 人形机器人“跑”进半马,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业界表示,AI+机器人赋能,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场景到通用场景的拓展路径逐渐清晰,未来有望在服务业、工业甚至家庭场景中广泛应用。随着1-10阶段成功度过,板块有望迎来实质性成长,产业链催化不断。 上市公司扎堆“跑”上人形机器人半马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受到热捧,这股风也“吹”到了人形机器人赛道。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赛,约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包括天工队、清华通班队、小巨人队等多个战队,机器人型号囊括了宇树G1、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小巨人等。最终,“天工Ultra”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松延动力N2、行者二号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据悉,夺得赛事前三的人形机器人背后,有着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包括优必选、小米、利亚德、风语筑等。比如,冠军“天工Ultra”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2023年底,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与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10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联合组建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亚军“N2”机器人由松延动力研发,上市公司利亚德旗下虚拟动点是其战略合作伙伴,为参赛机器人提供动作数据与服务;此外还有风语筑,与松延动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数字场景深度融合。 赛事的热度引爆了人形机器人赛道,昨日,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午后显著拉升。截至下午收盘,相关概念股涨多跌少,其中,震裕科技、万达轴承、奥比中光、利亚德涨幅皆超10%;福莱新材涨停;强瑞技术、鸣志电器、伟创电气、斯菱股份、日盈电子、风语筑、汉威科技、翔楼新材、绿的谐波、天奇股份、超捷股份等均涨超7%。 港股方面,昨日港股休市,此前一个交易日优必选和小米集团均收涨。前者4月17日收盘涨0.36%报70.450港元/股,换手率0.76%,振幅2.35%,成交额2亿港元;后者当日收盘涨1.70%报41.95港元/股,换手率0.89%,振幅4.24%,成交额79.1亿港元。 AI+机器人投资机会涌现 当“马拉松”“人形机器人”两个高频热词在一起,使得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赛道关注度持续提高。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显示,多只机器人概念股获得基金加仓,且为基金贡献了丰厚的收益。 比如,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一季度涨幅达53.65%,位居股票型基金首位,该基金便重仓了人形机器人板块,规模在一季度从0.48亿元激增至13.21亿元。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大幅加仓了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奥比中光、三花智控、龙溪股份等机器人概念股,其中恒立液压、浙江荣泰、龙溪股份等在一季度的涨幅均超过50%,为该基金贡献了丰厚的收益。 专业人士分析称,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并重点布局机器人领域。同时,制造和供应链优势会让国内企业在机器人行业的量产及降本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年会是机器人量产元年,很可能会看到一定数量的机器人在工厂落地,开始新的“进化”训练之旅,为未来的进一步放量做准备。 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展现了关键技术的飞跃。开源证券表示,作为人形机器人国家战略的具象化展示,“一赛一会”产业生态战略,也为即将在8月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预热;中国银河认为,人形机器人的行业规模量产节点越来越近,预计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到197万台;中信建投则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长期空间广阔,并建议不拘泥于“人形”深度挖掘“AI+机器人”的投资机会,比如外骨骼机器人、灵巧手和传感器这三个方向的商业化落地更快,这些方向的放量节奏不以人形机器人放量为必然前提,并且后续有望能够得到持续的数据验证。 中欧信息科技混合的基金经理预计,2024-2026年,机器人行业将呈现100倍的增长速度,行业规模从2024年的不到1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接近1000亿元。 展望后市,机构建议关注有能力建立生态的头部企业(华为、宇树、小米等)和共性关键技术,包括执行器、电机、传动部件(减速器、丝杠)、小脑运控、传感器、灵巧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