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从正定古城的巍峨古塔到龙泉古镇的桨声灯影,从正太里文旅休闲街区的烟火升腾到湾里庙步行街的非遗匠作,石家庄夜经济持续创新发力,以“夜游+”模式为特色的文旅消费新体验,不仅打造了更多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也为城市发展、消费放心满意不断注入新动能。 4月14日晚8时前后,位于石家庄市泰华街的正太里文旅休闲街区灯光明亮、游人如织。“公社大食堂”里,牛肉板儿面、摇滚烤鸡等特色美食香气扑鼻,老电视、自行车等老物件与港台明星老画报交织成80年代的时光画卷,小卖铺、理发店、游戏厅的复古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每隔几天就带女儿来打卡,这里弥漫着年代感的旧物旧景,总能让人激动和欣喜,是任何商场都比不了的。”家住水源街铁路宿舍的80后李女士告诉记者,街区不仅让女儿乐不思蜀,她自己甚至还从街区一角老电视里看完了经典的87版《新白娘子传奇》。 正太里文旅休闲街区招商运营经理贾鸿强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说,街区以怀旧为主题,浓缩了石家庄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汇聚百余家本地老字号和南北餐饮,每逢节假日客流量可达七八万人次。一步一景的沉浸式体验,让这里成为“庄里人”的夜游新地标。 如果说老火车站、大石桥等微缩景观唤醒了70后80后“庄里人”的集体回忆,那么正太里街区一系列的沉浸式主题体验,无疑是夜经济持续火爆的“流量密码”。 《中国消费者报》在正太里街区看到,除了美食美景,这里每晚有先锋小乐队驻唱表演,周末会举办先锋小剧场、不插电演唱会、后备箱市集、相声曲艺表演及跳蚤市场、旧物交换市场等特色活动,好体验带来沉浸感,休闲处成为“不夜城”。 在古城正定,“夜游荣府•寻梦红楼”春日赏花季系列主题活动和园区内精心打造的12处“金陵十二钗”主题场景吸引游客驻足;湾里庙步行街的缠花发簪与掐丝珐琅彩手作匠人,让非遗技艺在夜色中焕发新生。石家庄市文旅和商务部门数据显示,主城区类似正太里的夜经济休闲街区已达23条,且正从主城区向周边区域拓展,既点亮了城市街头的夜间灯火,更点燃了百姓夜间休闲的消费热情。 河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晓杰认为,夜经济的核心不仅在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和配套服务的提升,更在于对新潮业态和文化元素的业态融合。从传统夜市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转变,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为激发市民夜消费潜力,石家庄市商务局4月2日发布公告,公开征选夜经济惠民红包发放平台。这是继2024年发放120万元惠民红包后的又一重磅举措。同时,政府还结合夜经济消费场景需求,加密主要街区公交夜间班次、延长运营时间,并加大重点区域治安消防管理力度,确保市民夜间消费安全。 从“没有夜生活的国际庄”到特色商圈营业时间普遍延长至晚上10点半甚至更晚,石家庄的夜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愈发丰富多彩的夜经济业态布局,也不断提升着夜间消费满意度,让“庄里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