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江“圈粉”上班族的社区包子铺 



如果你是“包子控” 知道杭州哪儿的包子好吃有特色 欢迎推荐给我们! 开栏语: 生活的温度,在热气腾腾的一日三餐里。包子,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包子原称“馒头”,其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战国文献《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蒸饼”即馒头(包子)的前身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馒头与包子的称谓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吴自牧《梦粱录》亦说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城有“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 的记载。至今,杭州话里不带任何前缀的“馒头”,指的还是肉馅包子。 人们的迁移,让美食相聚于一处。如今在浙江,几乎可以吃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包子。浙里“包”打听,邀大家一道,做一回 “包” 中探秘客, 领略那藏于一方面皮与馅料间的别样风味。 本期浙里“包”打听 探秘店铺: 义乡包 滨江区滨兴路滨兴小区176号商铺 工作日早上八九点,是义乡包老板陈少鹏最忙的时候。 “老板我要两个红豆”“老板我要一个茶叶蛋一个肉包一袋豆浆”“老板我要笋干包,3个”......这时候的陈少鹏,上上下下翻着笼屉,快速取出合上,行云流水地在这方寸之间拿到客人要的包子。 “特别是上班的点,我这里都要排长队的,忙得脚后跟都着不了地,”老板陈少鹏笑着说。 附近上班族的早餐心头好 排队也甘愿 义乡包,开在滨江区滨兴小区176号。来这里吃包子的顾客,大多是在滨江工作的上班族,早上要赶打卡,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他家的包子个头大,肉馅也足,老面做的外皮口感也好,虽然每次上班前来都要排长队,但是我还是喜欢早点来买他家的”,住在附近的小李告诉记者。 东西好不好,客人的嘴巴说了算。点评软件上,也有不少关于义乡包的好评。有客人爱吃他们家的豆沙包,红豆没有完全打成细腻的豆沙,而是保留了一定的颗粒感,松软的面皮也给包子加了不少分。还有客人爱吃他们家的蛋黄肉包,点评了一连串的“香香香香香”。 老板陈少鹏说,“我们的包子都是自己做的,自己发面、调馅,一步步来。”店里包子的种类也不少,鲜肉包和梅干菜肉包都是2.5元一个,蛋黄肉包3元一个,剩下的素馅包子大多都是1.5元一个。 带着做老面包子的好手艺来杭州 一待就是七年 义乡包的肉包是卖得最稳定的一款包子,“猪肉我一定要用新鲜的,只要肉好,家常的调馅方法做出来的馅料也会很香”,猪肉包一个 2.5元,足足一个拳头大小,咬开就能看到馅料塞得满满当当。肉香味混合着老面软和的口感,吃上一两个,吃好又能吃饱。 “我家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笋干包,用的是我老家金华的笋,搭配上雪里蕻,我自己平时也很喜欢吃”,笋干包2元一个,陈老板用笋干搭配雪里蕻做馅,微微一点辣味,是好吃的咸鲜口。 老面包子,好吃难发,发得好的老面包子,吃着有面香,松软又带点嚼劲。陈老板说,“我19岁开始在其他包子店做学徒工,后来回老家认识了我老婆,当时我老婆提议说一起来杭州创业,做老面包子这个类别的店比较少,会很有商机,于是我们就来了。” “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多想,就是机缘巧合下吧,逛到了滨兴小区门口,感觉这条街上的生意都不错,就准备在这里开店了,没想到一开就是七年,也有了不少老客。”陈少鹏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