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文新)4月17日20点,重庆洪崖洞景区灯火辉煌,吊脚楼建筑群在暖色光影的映照下,宛如一座悬浮在空中的“金色宫殿”。在赏景的最佳位置千厮门桥上挤满了游客,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这是她第三次来洪崖洞,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视角,百看不厌。 这座11层楼高的立体商业空间,凭借层叠错落的建筑形态与千厮门大桥的现代流线交相辉映,成为重庆“3D魔幻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入选全国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4年,洪崖洞游客量突破2845万人次。 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重庆古城门之一,曾是巴渝传统吊脚楼聚集区,依据嘉陵江千厮门码头的航运便利发展起来,构成码头——市集——民居的社区生态链。20世纪后期,逐渐破败,成为了典型的棚户区。 2006年,重庆小天鹅集团对洪崖洞进行改造,将其打造为融合巴渝民俗与现代商业的立体空间。如今的洪崖洞,不仅保留了吊脚楼的建筑特色,更通过灯光设计、业态规划,成为集文化、旅游、消费于一体的城市IP,成功地把“老重庆”文化变成了年轻人喜欢的消费场景。 在景区4楼的巴渝民俗美食街,重庆小面、毛血旺、火锅、土特产等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石磨荤豆花”店主告诉记者,店里的黔江鸡杂、毛血旺、酸菜鱼、辣子鸡、哑巴兔等菜品卖得最好,面食类的重庆小面、酸辣粉、担担面、燃面、凉面、刀削面等最受游客欢迎。旺季的时候,每天的营业额接近2万元。 一位来湖北的游客点了重庆小面、红糖凉糕、茶树菇老鸭汤各一份,总共花了32元,吃完后觉得既便宜又好吃:“在这么有名的景区,花30多元就能吃到这么地道的重庆美食,性价比真高”。 在“山城火锅串串”店铺,工作人员正在门口招徕客人:“看洪崖洞C位夜景,赏重庆地道火锅。”记者看到火锅店价格十分亲民,四荤四素双人套餐只要98元,四人套餐只要158元,均包含锅底油碟费用。 洪崖洞的火爆,催生了以夜景为核心的消费生态链。“夜景两江游”就在景区设置了售票服务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很多游客对两江游怀有极大兴趣,目前航行在长江、嘉陵江的游轮有满江红、金碧皇宫、朝天皓月等8艘,全年接待量达300万人次。“经典游”售价168元,优惠价138元;“豪华游”198元,优惠价168元。除了设在景区的这家售票服务中心,景区周边有很多公司也设立了售票窗口。 记者看到,在密密麻麻的游客队伍中,一些流动商贩也在推销各种服务,其中,推销最多的是旅拍业务。多为手持单反或微单的摄影师,提供“即拍即传”服务,部分搭配补光灯、民族服饰等道具。照片按张数收费,每张10元至50元不等,也有的是打包价,每组收50元到200元。 最不愁业务的可能是景区或周边的酒店及民宿经营者了。记者在离景区100米远的伊岸酒店看到,其前台立有“今日客满”告示牌。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家小型酒店,50多间客房,平时基本都是客满状态,游客需要提前两三天预订。 “游客数量众多,催生了重庆旅游经济,特别是夜经济的兴旺与繁荣。”洪崖洞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瑶告诉记者,景区内拥有520余户商家,其中旅拍店150余家,餐饮店70余家,民宿酒店、星级宾馆、文创产业店100余家。 除此之外,洪崖洞的繁荣与兴盛,带动了周边美食行业146家、酒店和民宿125家、景区外旅拍店120余户、文创小店不计其数。大多数“两江夜景游”码头设在洪崖洞弯港,共同构成夜购、夜玩、夜赏、夜养、夜味等“五夜”消费业态,将洪崖洞夜景经济推向繁荣。 “‘洪崖洞现象’现已成为经济学家追捧的夜经济焦点。”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志贵表示,洪崖洞景区的成功极大丰富了重庆市民和游客的夜间生活,同时引领带动重庆各地丰富夜间文旅业态、创新夜间产品供给、提升夜间消费体验,对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繁荣夜间经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