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百元租“机械腿”火遍景区 杭企竞逐消费级外骨骼赛道
 
2025-05-14 08:49:53   杭州网

近年来,各类“黑科技”加速突破应用边界,曾经仅存于科幻场景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实现民用化突破。黄山、泰山等景区推出外骨骼租赁服务,游客支付数十元即可体验“机械助力登山”,被网友称为“爬山外挂”。随着技术迭代和成本下探,造价百万的专业级外骨骼加速渗透消费市场,民用产品价格降至千元级,应用场景从医疗康复向养老助残、户外运动延伸。在科技普惠浪潮中,杭州企业正重点研发适老化外骨骼,推动智能辅具产业化。

80元租赁3小时, “机械腿”火遍景区

前不久,杭州90后男生小陈去泰山登山时,因新鲜感租用了外骨骼机器人。“到中天门的时候,我中途大概就休息了三四次。”他感慨道:“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后,感觉上山轻松多了。当你有力气时,它可以辅助你走;当你没有力气时,它能带着你走。我能明显感觉到一种‘你快它也快’的默契,急刹车的时候,它停止减力的速度也很精准。”

记者搜索发现,目前全国有不少景区都提供外骨骼机器人租赁服务,常出现在一些登山景区,如山东泰山景区、湖北恩施大峡谷已投入使用,而安徽黄山景区、陕西华山景区则处于测试阶段,接下来会开放相关服务。不过,在杭州暂未看到有提供此类服务的景区。

从景区现有辅助登山装备来看,这类产品普遍采用轻量化设计,穿戴便捷,单台设备重量约 2 千克,动力系统以电池续航为主,如需长时间使用需更换电池。在价格方面,得益于专业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民用转化,产品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无论是购买价格还是租赁费用都更贴近大众消费能力。以热门景区为例,泰山景区的租赁收费标准为 80 元 / 3 小时;恩施大峡谷则是 98 元 / 3 小时,超出时长按每半小时 20 元计费,这样的定价让多数游客都能轻松接受。

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泰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景区外骨骼机器人租赁服务覆盖核心登山路线,包括红门至中天门、中天门至南天门,游客可租赁使用,但需支付200元押金,且该服务仅面向成人。“目前景区已投入500多台外骨骼机器人,像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这类旅游高峰期,游客需要提前2- 3天预约才能租到。”

外骨骼机器人“泛用场景”,杭企早已布局

事实上,在外骨骼机器人C端市场,杭企已抢占先机。不久前,一款售价2599元的外骨骼设备在网店15秒售罄,至今缺货。这款由程天科技推出的“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成为外骨骼机器人C端市场的“爆品”。

据程天科技产品设计总监颜海介绍,这是企业首次针对个人用户推出千元售价的消费级外骨骼产品。“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采用了无源助力设计和轻量化碳纤维材质,无需充电即可使用,且整机重量不到2.5公斤。“它能帮助穿戴者节省20%的体力,用形象的比喻来说,就相当于抵消了两大瓶可乐的重量。”

无独有偶,杭州智元研究院有限公司也在外骨骼机器人C端市场发力。5月1日,该公司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踏山”的髋部助行外骨骼,其官方指导价为9800元。据悉,早在今年3月,这款外骨骼产品就已在杭州多个社区和养老机构开启试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了出行的便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杭州智元研究院智慧助力助行事业部负责人任敬伟向记者表示,智能是该髋部助行外骨骼的一大亮点。借助AI算法,该髋部助行外骨骼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体重和步态特征,自动校准输出助力力矩,实时解析用户的运动意图,并动态匹配个性化的助力方案,让抬腿更省力。

在程天科技联合创始人张继宇看来,外骨骼机器人技术从医疗康复“小众刚需”拓展至工业、消费等“泛用场景”,是技术成熟与市场需求使然。比如,材料轻量化等技术发展,让其成为可穿戴“人体增强工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催生了多领域需求。不过,当前外骨骼普及泛用化面临三大门槛:技术适配难,不同场景对负重、灵活、续航等要求差异大;成本高导致普及率低,需通过规模化生产、供应链本土化及补贴等方式降低终端价格;用户认知与信任度不足,大众存在“残疾人专用”的刻板印象,场景化营销重塑认知很关键。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孟佳俊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夹子音教学”直播为啥能爆红?
·百元租“机械腿”火遍景区 杭企竞逐消费...
·从云南坐飞机“远道而来” 30多元一斤...
·“撕拉片”掀热潮
·浙江最大室内滑雪场要来了!总投资约14...
·浙江十八条硬核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再添强劲...
·浙江已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
·“中国游”带火“中国购”,外国人为何爱...
·以高溢价菜品推进商业化进程 细胞培养肉...
·绿色消费:让“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
·中国国际航线网络拓展带动入境游消费增长...
·浙江省消保委举办网络消费安全主题宣传教...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呼吁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
·沈阳:“双空间监管”护航“沈水船宴”
·湖北出台提振消费30条举措 拟培育2万...
·广西兴业开展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
·广西鹿寨多部门联合检查校外午托机构
·四川31个产品获得“天府名品”品牌标识...
·从AI选房到云端护航 文旅消费“智”变...
·今年是荔枝大年 你已经吃上了吗?
·破解产业工人“用餐难” 杭州正在建一个...
·退费期限已到 商家却“失联”了
·茶饮品牌进军卖啤酒 跨界小酒馆,你会去...
·杭州“15分钟便民检测服务圈”:让“菜...
·最近手机上突然出现5G-A是什么?会收...
·既有“含金量”又见“含新量” 一季度杭...
·注目茶史考证、工艺传承、品牌建设 西湖...
·杭州又“飞”出5款硬核飞行器 今年10...
·粽子市场传统与创新碰撞 杭州人的端午胃...
·为“空中赛道”保驾护航 杭州再添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