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立登 记者张文章)6月17日,记者从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厦门市首个由政府引导、企业协同建设的食品生产企业检测共享实验室日前在翔安区新圩镇正式落地。厦门市吉士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核心实验室,整合微生物检测、重金属分析等8类高端检测设备,形成覆盖食品全产业链的检测能力矩阵。 目前,厦门市部分小微食品生产企业面临检验成本高、出厂检验覆盖率不足、质量风险管控能力弱等难题。为破解小微企业难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今年5月,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出台《厦门市食品生产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共享实验室的模式,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是“四类主体+三重保障”,构建共享新机制。满足以下条件(法定代表人相同;同一股东控股;位于物理空间上的同一园区;生产的产品属于同一产品类别、品种)之一的企业,可自愿组成联合体,通过共建共享实验室开展出厂检验。企业须签订协议,明确实验室管理、数据保密、风险共担等权责条款,确保责任可追溯。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入市必登”平台,确保不可篡改;企业须配合监管部门检查,提供真实、完整资料。检验人员须持证上岗,定期接受新标准、新技术的专业培训,提升质量管控能力。 在监管帮扶方面,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实验室列为年度重点检查对象,严格监督设备校准、流程合规性,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组建专家团队,提供实验室建设、设备校准、能力评价等一站式技术支持,确保检测精准高效。依托食品安全联合会定期开展行业培训,覆盖检测技术、法规更新等内容,助力企业紧跟标准前沿。通过共享实验室,企业通过优化整合设备与人力资源,切实降低检验成本;可集中资源增强检测能力,推动出厂检验覆盖率提升,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同时,促进园区内、同行业企业技术交流,推动行业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指导意见》,引导厦门市吉士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与另外3家食品生产企业达成初步协议,形成“1+N”的共享模式,达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合作共识。共享实验室为新圩片区企业提供就近检测服务,单次送检距离缩短数十公里,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并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检测数据互认。 |